第232章 票《那些年》上映(下) (第2/2页)
“林导说的是真的,我亲的其实是我的大拇指~”
胡哥说着,一手拿着话筒,另一只手掩饰,发现效果不好,还拉过了朱娅文,直接捧着他的脸,示意自己手指放的位置。
等胡哥解释完,林凡才继续道:
“至于,为什么我出演新郎。其实当时已经定下了新郎的演员。但因为这次的参演演员都是都是同学或朋友,大家玩笑的时候,就说不麻烦外人了,干脆就我上。
这个角色戏份不多,难度不大,正好我上的话还能省点经费,最后就我上了。”
渣浪女记者的脑子其实还停留在上个<不是真亲>的答案上,压根没注意林凡说了什么,得到了主持人的示意后,眼神遗憾的坐了下来。
主持人得了教训,可不敢再点那些个网络媒体的名了,看着话筒上的台标,点了个魔都卫视的记者。
果然,体制内出来的记者,问的就正经的多。
“林导,请问这次参演之后,是否考虑转行演员呢?”
“演员,偶尔客串还行,作为职业的话,还是不做考虑了。”
“林导,为什么您会想到拍一部青春片呢?这可是您戛纳获奖后的第一部华语电影。”
林凡看向身边几个北电同学笑道。
“因为我现在也大三,马上面临毕业。毕业前我希望和这些朋友,一起完成一个作品。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再不拍,这几个演员年纪可就大了,那时候可就演不来高中生了。”
台下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而那些演员嘉宾,笑声里带着点酸味儿,看向朱娅文他们眼神都带着羡慕。
有人心里愤愤的想着,和大导演做朋友就是好。
表情最复杂的就是姜一燕了,他也是北电02级的,和朱娅文刘亦飞也是一个班的,刘亦飞闺蜜的角色明明她也能演,但却从来没人想着喊她。
“林导,请问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会给一颗苹果那么长的镜头呢?”
“这个镜头要结合电影地震的桥段来看。当时在通话时,柯景腾就对沈佳宜说过,你是我的苹果。
这句如果翻译成英文就是,You are my apple,但实际上如果熟悉西方文化会知道,他们通常会说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s,常用于爱人间的表白。
这这里苹果象征着人的眼睛,而眼睛是人最脆弱,最重要的器官。将一个人形容成苹果,意味着他把对方当成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
安排男主将苹果吃掉,意味着男主彻底放下了这段感情。”
台下几家专门做影评的媒体,赶紧快速记录,这可是导演本人对这电影的解读,绝对错不了。
而经过林凡这么一说,现场不少人都发现,原来那次通话,才是柯景腾对沈佳宜的最后一次告白,这线可埋的够深的。
连着几个和剧情相关的问题后,终于还是有记者问到了在场大多数人都关心的票房上。
“林导,这是,您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期望是多少?我们知道,您在票房预测上一向都很有心得。”
林凡顿了顿,一旁的韩三坪和任中轮都不自觉的看了过来。
之前预测《手机》预测《天下无贼》等,都是仗着重生前的记忆,但现在的《那些年》还真不好预测。
因为,原时间线这部电影是2011年的电影,当时的华夏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市场体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另外演员和导演也是影响票房的重要因素。
九把刀的《那些年》上映时,演员全是新人,就连导演本人都是纯纯的业内新人。而林凡已经在业内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迎着一众人期待的眼神,林凡心里忽然也生气了一股豪气。
“目前内地已经有4部电影票房破亿,我希望它是第5部吧。”
台上台下在短暂沉默后,都为他的发言鼓掌,至于其中 几人是真心,又有几人是应付,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