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全家穿越,在古代当大夫养娃种田 > 第275章 接人了

第275章 接人了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全家穿越,在古代当大夫养娃种田!

谢晚星吃了中饭便回去了,不过她没和郁先生提孙大夫被宫里叫走的事情,虽然她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有时候好奇心太重也并非好事。

下午上了课她还跟着程慧去了一趟工坊那边,村里人都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热水袋工坊一下子便是做了不少。

马上要入冬了,天气日渐寒冷,这热水袋要是货备得足,只要上架必定能在市场上卖个大爆。

程慧最近心情格外舒畅,一想到马上入冬热水袋就能大卖,仿佛已经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滚滚而来,她满心欢喜,就等着在家搓手数钱了。

为了能更直观地感受家中财富的增长,她特意在空间里摆了好几个大筐,专门用来盛放银子,那些亮闪闪的银锭在筐里码得整整齐齐。

另外,她还准备了一个精致的大盒子,用来存放银票,就这么大剌剌地把钱放置在空间里,谢松林明日就要出门了,随身带钱也是不安全,放在空间里随时想用多少就有多少,十分方便。

谢松林在村里的最后一天也没闲着,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家里几个孩子去村口迎接前来授课的先生们,谢松林还以为没几个人,结果这一下子来的先生确实是不少,甚至其中还有两名女先生,这实在是难得。

接到了先生们,一行人刚到村口,就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因为林坚也在村里宣传了一下,所以村民们也都是早早地就到了村口等候。

其实村里的学舍和先生们的住所几天前就已经造好了,最近几日都在进行收尾的清扫工作。里面的桌椅都是新的,各个角落都打理得干干净净,谢松林对这学舍格外上心,还特意定制了一个牌匾。

这门牌上面的字乃是郁先生亲笔所题。

名字是谢晚星的取的,说起来也巧,和赵老爷子的书院名字仅有一字之差,名为长风小学。

郁先生看到这名字后,也是想到了赵老爷子的书院,便是问道:“这‘长风’二字,有何深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谢松林缓缓说道:“我希望在这学舍读书的孩子们,都能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决心,无论将来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抱负,像那扬起云帆渡过沧海的船只一般,抵达成功的彼岸。”

郁先生听后,不禁点头称赞:“好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啊,不过何为小学?”

谢松林突然反应过来郁先生并不知晓现代小学的概念,他解释道:“郁先生,此小学非传统蒙学之意,我所说的小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会将孩子们按年龄划分,集中授课,所学内容更为广泛,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还会增添诸多实用之学。”

郁先生面露好奇,追问道:“哦?增添哪些实用之学?还望谢东家详说。”

谢松林兴致勃勃地说道:“比如自然之学,让孩子们了解天地万物的规则,像风雨雷电为何产生,花草树木如何生长;还有算术之学,不只是简单的计算,更有复杂的数理逻辑,日后对经商、建筑等皆有大用;再者是地理之学,知晓天下山川地貌、风土人情。”

郁先生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只是如此一来,与传统科举之路似有偏差,孩子们日后如何入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