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我被双重生的病娇师弟狂追 > 第241章 再出奇招

第241章 再出奇招 (第2/2页)

陈珏听后,不禁拍手称赞:“林状元见识不凡,心怀天下,实乃大楚之栋梁。”他对林渊的回答十分满意,从其话语中能感受到林渊不仅才学渊博,且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接着前来的是进士苏瑾。他身材略显清瘦,但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见到陈珏,他恭敬地行礼:“陈大人,学生苏瑾拜见。”

陈珏微笑着示意他坐下:“苏进士,本官宣你前来,是想听听你对大楚文化教育之事的看法。你且畅所欲言。”

苏瑾清了清嗓子,说道:“大人,学生以为文化教育乃国家根基。如今大楚虽文风昌盛,但仍有许多地方教育资源匮乏。应在各地设立官学,不论富贵贫贱,皆可入学受教。同时,可邀请各地名儒讲学,编纂统一的教材,规范教学内容,培养学子们的经世致用之学。此外,还可设立科举专项奖励,鼓励学子们在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方面深入钻研,传承大楚文化精髓。”

陈珏沉思片刻,说道:“苏进士的想法很有新意。但设立官学、邀请名儒讲学皆需耗费大量钱财人力,你认为该如何解决此难题?”

苏瑾从容回答:“大人,可发动地方乡绅富户出资办学,朝廷给予一定的荣誉与政策优惠,如此既能减轻朝廷负担,又能调动地方积极性。对于名儒讲学,可设立专门的学官职位,给予丰厚俸禄,吸引他们投身教育事业。”

陈珏点头认可:“苏进士考虑周全,此策可行。”他对苏瑾的思维敏捷和周全规划感到惊喜,没想到这位进士在文化教育方面有如此深入的思考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与众多进士的交谈中,陈珏认真倾听,不时提问,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才华与品性。有的进士在军事谋略上见解独到,提出加强水军建设,以抵御沿海倭寇侵扰;有的则在农业改革方面颇有心得,建议推广新的农耕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经过数日的交谈,陈珏将与进士们交流的情况详细整理成册,呈递给太子。太子在东宫书房内仔细翻阅着册子,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露出微笑。

“陈珏,你此次做得很好。这些进士们果然个个才华横溢,他们的想法与建议对大楚的发展大有裨益。”太子合上册子,满意地说道。

陈珏恭敬地说道:“殿下,这皆是臣分内之事。能为大楚挑选贤才,臣深感荣幸。”

太子站起身来,踱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皇宫景色,缓缓说道:“本王决定,根据他们的才能与特长,将部分进士安排进入翰林院,从事编修典籍、为朝廷出谋划策之事;一些擅长地方治理的,派往各地任职,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还有在军事方面有才能的,可先入兵部学习历练,日后为大楚的边疆安宁效力。你以为如何?”

陈珏拱手道:“殿下安排甚是妥当。如此一来,既能让他们各展所长,又能使大楚朝堂与地方皆能受益,人才得以充分利用。”

陈珏回到家中,将此事告知陈葭。陈葭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小珏,你此次为大楚选才尽心尽力,日后这些贤才必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大楚的未来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陈珏望着陈葭,眼神中充满感激:“姐姐,若不是你当初的提议,我恐难以如此顺利地完成此事。这其中也有姐姐的一份功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