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通江达海 (第2/2页)
一位经验丰富的水利工匠率先说道:“夫人,要疏通河道,需先确定重点疏通区域。对于淤塞严重之处,可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同时使用挖泥船等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疏通过程中,要注意对河道两岸的加固,防止出现坍塌。”
陈珏点头问道:“那关于河道的拓宽,师傅您有什么想法?”
水利工匠思索片刻后回答:“国公,拓宽河道需要谨慎行事,既要考虑工程量,也要考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在保证河道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拓宽范围。对于一些狭窄且弯曲的河段,适当拓宽并取直,能有效提高船只的通行速度。”
这时,一位造船工匠说道:“国公、夫人,根据河道的勘察情况,我们在设计大船时,要注重船只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考虑到部分河道的宽窄和水深限制,大船的吃水深度不宜过深,船身宽度也要适中。同时,为了提高船只的承载量,可以优化船体结构,采用更坚固轻便的材料。”
陈葭认真地听着,说道:“各位师傅的建议都非常宝贵。接下来,就请各位师傅根据我们的需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造船图纸。我们会全力支持各位师傅的工作,所需的资金和材料,都由我们来筹备。”
随后的日子里,陈葭和陈珏一边积极筹备资金,与各地的富商和钱庄洽谈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一边组织工人,按照水利工匠制定的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河道疏通工作。陈珏时常亲临施工现场,督促工程进度,确保施工质量。
“大家加把劲,这河道疏通可是关系到我们日后的生计。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有丝毫马虎!”陈珏对着正在劳作的工人们喊道。
陈葭则负责与造船工匠沟通,关注大船的设计和建造进展。“师傅,这船身的结构能不能再优化一下,使其更加稳固?另外,在装饰方面,能不能融入一些大庆国的特色元素,让我们的大船不仅实用,还能彰显独特的文化魅力?”陈葭对造船工匠说道。
造船工匠点头回应:“夫人放心,我们会不断优化设计,融入大庆国的特色元素。这不仅是一艘运输船,更是我们大庆国文化的流动名片。”
随着工程的推进,资金的压力也逐渐增大。陈葭和陈珏为此忧心忡忡。这日,两人在书房商讨对策。陈葭说道:“相公,如今工程已进行到一半,资金缺口却越来越大。若不能及时解决,恐怕会影响工程进度。”
陈珏紧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子,我们再与钱庄协商一下,看能否增加贷款额度。同时,我们也可以向朝廷申请一些补贴,毕竟疏通河道、制造大船,对国家的贸易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陈葭点头道:“相公所言极是。我明日便去拜访钱庄老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他们的支持。你则去与朝廷官员沟通,说明我们的情况,争取获得补贴。”
经过一番努力,陈葭成功说服钱庄老板增加了贷款额度,陈珏也得到了朝廷的部分补贴。资金问题得以缓解,工程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终于,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河道疏通工程大功告成。原本狭窄淤塞的河道变得宽阔通畅,水流平稳。与此同时,一艘艘崭新的大船也在船坞中拔地而起。这些大船不仅外观雄伟,融入了大庆国特色的龙纹、祥云等装饰元素,而且内部结构合理,承载量大幅提升。
陈葭和陈珏站在新建成的码头上,望着那一艘艘整装待发的大船,心中满是喜悦。陈葭感慨道:“相公,历经这么多的困难,我们终于成功了。这些畅通的河道和崭新的大船,将为我们的事业带来新的契机。”
陈珏笑着回应:“娘子,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有了这些完善的物流渠道,我们的货物就能更加便捷地运往各地,我们的商业版图也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新物流渠道的开通,陈葭和陈珏的生意蒸蒸日上。货物运输更加高效,贸易范围不断拓展。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激励着更多人勇于创新,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