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永镇关外御胡蛮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逃生三国!
陈琦剿灭杨琮后,威名远扬。曹魏天子曹琬对其功绩大为赞赏,当即拜陈琦为车骑大将军、幽州都督,封北乡侯,一时荣耀加身。为助陈琦在北方站稳脚跟,曹琬还派贾诩之子贾访担任副使,与陈琦一同经营北方事务。
此时的北方局势,因诸多名将的变动而悄然改变。乌桓,曾被张辽打得心服口服,自此在幽州一带安分守己。西晋崛起,其勇猛之势不在曹魏之下,让各方势力有所忌惮。而张辽去世不久,其子张虎承继爵位,孙权因曾被张辽大败,心中留下阴影,再也不敢轻易对曹魏放肆。
在东吴,孙辅年仅十一二岁,其父为孙静,而非孙坚。孙坚去世时还不到四十岁,孙静老来得子,对孙辅极为宝贝。然而,身处皇家,勾心斗角之事层出不穷。孙辅深知,在这复杂的环境中,读书等事不能轻易暴露,当下最重要的是藏拙。于是,他决定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废物点心,十足的纨绔子弟,让孙亮的辅臣们觉得他毫无威胁。
此前,孙辅就有些纨绔之名,如今更是变本加厉。以前他喜好呷伎,还遮遮掩掩,现在孙权病重,他便堂而皇之地以此为乐,装疯卖傻。他心里清楚,虽然自己本来就有纨绔之名,但还是要装得更像,给敌人一个不争的假象。
孙亮,字子明,是孙权的第七子,身为太子,孙权死后,他顺理成章成为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孙辅知晓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因此选择告病,远离权力争斗的漩涡。
张昭前来拜访孙辅,质问道:“你也是托孤大臣,为何对朝中事务不管不问?” 孙辅压低声音,装作气息微弱、断断续续地说:“各人各安天命。我也想有个好身体,继续为大王北伐,征讨曹魏。可如今身体不行了,骑不了战马,登不了战舰。可惜啊,我这一生不能再为陛下尽忠效力了。” 张昭冷笑道:“你就接着演!你身体壮得像头牛,分明是害怕卷入争斗。” 孙辅回应道:“立长立嫡,无嫡立贤。我孙氏如今已历三世,若仲谋(孙权字仲谋)去世,便是四世。伯父那时候的事我没经历过,仲谋时期我也没有完全参与。可惜孙子高(孙策字伯符,这里疑似笔误,猜测应为孙策)早亡,否则这天子之位怎能轮到孙亮?” 张昭疑惑道:“莫非这其中有什么隐情……” 孙辅笑道:“您既然知道,又何必明说呢?您只需知道,若曹魏来犯,我定会出征,至于其他事,我不会参与。”
另一边,在幽州之外,陈琦望着那些打着 “杨” 字旗号的挹娄、扶余、肃慎、契丹、鲜卑、乌丸人,一脸无奈。要和他们打仗?拿什么打?凭什么打?这些少数民族已经把姿态放得极低,就差没说 “您是大爷,我是孙子” 了。难道还要揪着他们再打一顿?这不是官逼民反嘛,陈琦可做不出这种事。
陈琦带着本部八千精锐突骑,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那些少数民族百姓见此,纷纷箪食壶浆,以最虔诚的态度迎接他们。中原一直流传着 “伸手不打笑脸人” 的说法,如今少数民族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要是还把他们打一顿甚至杀了,实在是天理难容。
陈琦深知,一味地武力镇压并非长久之计,要想真正稳定北方局势,必须恩威并施。于是,他开始与各少数民族首领接触,向他们宣扬曹魏的政策,承诺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便可得到庇护与发展机会。同时,陈琦还在边境设立互市,促进双方贸易往来,让少数民族百姓从中受益。
在陈琦的努力下,北方局势逐渐稳定,各少数民族与曹魏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融洽。而陈琦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要想彻底掌控北方,还需解决内部问题。此时,贾访向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 整顿幽州军队,加强军事训练,打造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
陈琦采纳了贾访的建议,开始对幽州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选拔有才能的将领,淘汰老弱病残,引进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术理念。一时间,幽州军队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幅提升。
然而,陈琦的举动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朝中部分大臣认为他权力过大,恐有谋反之心,纷纷在曹琬面前进谗言。曹琬虽对陈琦信任有加,但也不免心生疑虑。为了消除曹琬的疑虑,陈琦主动进京面圣,向曹琬详细汇报了北方的情况以及自己的计划,并表示愿意交出部分兵权。曹琬见陈琦如此坦诚,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对他更加信任。
回到幽州后,陈琦继续致力于北方的发展与稳定。他不仅关注军事,还重视民生,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在他的治理下,幽州逐渐繁荣起来,成为曹魏北方的重要屏障。
与此同时,东吴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孙权病逝,孙亮登基,朝中局势动荡不安。孙辅虽然表面上依旧是那个纨绔子弟,但暗中却在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深知,东吴的未来充满了变数,自己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而在遥远的西方,一股新的势力正在悄然崛起。这股势力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他们的出现,将再次打破各方势力的平衡,引发一场更大的纷争。陈琦得知这一消息后,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必须更加谨慎地应对,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北方边境的局势愈发紧张之际,曹魏天子曹琬端坐在洛阳的宫殿之中,眉头紧锁,案几上堆满了来自幽州的加急军报。西戎联盟的崛起,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对曹魏的北方边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曹琬深知,此时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便是那威震北方的车骑大将军陈琦。为了支持陈琦抵御西戎联盟,曹琬迅速展开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
曹琬深知,一场战争的胜负,后勤保障至关重要。他毫不犹豫地颁布圣旨,命令各地的官仓迅速行动起来。司隶校尉部、冀州、并州等地的官仓纷纷开启,一袋袋雪白的大米、金黄的粟米,以及腌制好的肉类被源源不断地搬运出来。为了保证粮草的质量,曹琬特意派遣了经验丰富的户部官员前去监督查验,确保每一粒粮食都没有受潮变质。
在兵器的调配方面,曹琬更是下足了功夫。他下令将武库中珍藏的精良兵器优先运往幽州。锋利的长枪、坚韧的大刀、强弩劲弓,还有坚固的铠甲,这些兵器在工匠们的精心擦拭下,寒光闪烁。除了现有的兵器,曹琬还责令各地的铁匠铺日夜赶工,打造新的兵器。一时间,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在中原大地此起彼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