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航海(二) (第2/2页)
可现在,满人祖先女真也不知道在于何处,不然,陈琦说不得勒马燕然东,剿尽女真宗;莫道十日屠,鸡犬当无踪。汉旗风猎猎,大将建神功;英雄百战死,狼居封明公。
现在对这些倭奴,就当是屠杀那些残害汉人的女真蛮子了。反正杀谁不是杀,都是对我大汉民族有过累累罪行的险恶之徒,杀了就杀了,死不足惜。
正在胡思乱想,有军侯来报:“大人,刀卷口了,砍不动了。”
陈琦道:“此事易耳,你等且在帐外稍待,我喊你们时你们再进来。”说罢,放下中央军帐帘栊,从系统中兑换了三十万把后世唐刀。“好了,你等进来吧。”看着那些军侯进来,陈琦道:“让你们的士兵轮流换装武器,不要一次性都回来,不然容易形成溃逃之势。”
军队是系统的军队,对于陈琦这个宿主那是言听计从的。一小队一小队的汉军士兵换了唐刀,接替还在苦挨的那些汉人军士。新刀就是滑润,枭首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骨头在刀下也如同豆腐一般丝滑,没有一丝丝粘连。
倭奴终于怕了,高喊着:“悪魔、彼らは悪魔だ!彼らは杀人の机械で、彼らは感情のない机械です。逃げろ、私たちには家族がいる、逃げろ!(魔鬼,他们是魔鬼!他们是杀人的机器,他们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快逃,我们还有家人,快逃!)”
汉军的大将们则是在毫无顾忌地放箭射杀着那些逃跑的倭奴平民。对于他们来说,主帅的命令就是圣旨。主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倭奴是这个世界的渣滓,他们活着浪费空气,浪费食物,死了浪费土地,他们的肉都是臭的,狗嫌猪厌,蛆见了都绕开三尺而走。这不是在屠杀倭奴,这是在超度这些恶魔,这是无上的功德。”
所以,汉军杀起倭奴来,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白旗,挂了起来,这是要投降的意思,可陈琦毕竟来自后世,曾经倭奴对于金陵那三十万亡魂做的事,今天陈琦也要做一遍。投降是不可能允许的,倭奴,只有死了的倭奴才是好的倭奴。
就在陈琦屠杀倭奴的时候,天空忽然红了起来,隐约伴有雷电之声。倭奴是建立在火山口的国家,陈琦不确定是不是即将发生海啸或者火山喷发,当下发一声喊:“风紧,扯呼!”
汉军当即有纪律地缓缓退入舰船中,驾船远遁而去。在海上,倭奴国度,碗口粗细的雷蛇砸落在扶桑树下,倭奴人则一个个化作肥水,滋养着扶桑树的根茎。扶桑树缓缓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已经远遁的陈琦,缓缓吐出一串符文。
扶桑落雷术,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是有可能受到伤害的,可陈琦那不是一般人,那可是开了挂的男人,那雷蛇气势汹涌而来,可到了陈琦这里,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陈琦知道,这是系统在帮他,不然,以自己的能力,说不早就非死即伤了。
劫掠了一番的陈琦,从倭奴岛离开,开始了新的征程。下一站:百济。
百济(英文音译:baekje,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余,是古代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原马韩地区建立起来的国家。现代韩半岛国家单方面称百济,新罗,高句丽为其所为\三国时代\
百济的国号最早出现于中国史书《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中,写作“伯济”。《晋书》所录345年东晋燕王官员封裕上书中,提到燕王慕容皝的中有“句丽、百济及宇文、段部之人”,可知最晚到那时,其国号就已固定为“百济”两字。414年所立的高句丽好太王碑中,则写作“百残”,被认为是高句丽对百济的蔑称。
关于“百济”的语义,朝鲜半岛正史《三国史记》的解释是百济始祖温祚王从高句丽南下建国时,“以十臣为辅翼”,故称“十济”,其后温祚之兄沸流部众来归,遂以“百姓乐从”之意改国号为“百济”。 中国的《隋书》则记载“初以百家济海,因号百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