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逃生三国 > 第17章 赴任

第17章 赴任 (第2/2页)

孟郊道:“若是获儿前往,我却不是很放心,毕竟获儿他为人鲁莽,恐他惹出祸来。”

祝踏岚之弟祝安道:“姐夫,要不我陪着去吧。”

孟郊道:“若是你肯陪着去,我却是再放心不过。你为人沉稳,获儿平素也肯听你的,如此,我也可以放心了。”

雍闿之父雍定也得了陈琦钧令,不过他却假作不知,并不以为意。有人告知陈琦过往,雍定道:“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崽子,要我在他手下过活,没得辱没了我永昌人的脸面。”

不数日,孟获、祝安皆到益州郡,却见郡守府门前立着四个军汉,皆八尺身材,虎背熊腰之辈。当先两人,正是陈府家将,后来的陈琦之妻程雒的兄长程通、程援二人。

孟获见猎心喜,他没有什么爱好,就喜欢和人斗殴干架,但输赢自若,也不耍诈。因此深得族民信任。如今见了程通、程援,便要撸袖子上前去打架、幸亏被祝安一把拽住,低声道:“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你是你可以撒野的?早知道。必然不会让你来。”孟获唯唯诺诺,不敢争执。

陈琦道:“永昌太守何在?”一连问了数遍,无人回答,陈琦道:“永昌太守如何不在?”早有当日宣令者回道:“永昌太守是什邡侯雍齿之后雍定,他以主公年幼为主,不肯服召。”

陈琦笑道:“当年什邡侯雍齿便是反复无常之辈。雍齿是刘邦的同乡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但此人非常卑鄙,不断的陷害刘邦。还帮助项羽害得刘邦差点丧命,项羽有一次要杀刘邦的老爸就是他出的主意。后来刘邦成为皇帝,大封自己喜欢的人和同姓亲友,一些人开始窃窃私语了,很多人不服,张良说他封分不均。张良问他最讨厌的,一生最恨的,群臣都知道的那个人是谁?刘邦说:雍齿啊。这家伙和我积怨很深,曾多次使我难堪,使我受辱,很想杀他。 张良说:好,现在当务之急是先封雍齿,以示群臣。于是,刘邦赶快下令封雍齿为什邡侯。一方面叫丞相御史办理定功行封手册,一方面置酒, 亲自款待雍齿。? 于是群臣背喜曰:雍齿都能封,我们还有啥话说呢。雍齿呢,相当于捡了一个什邡侯来当。试想:以刘邦的脾气,雍齿曾经背叛过他,充其是排在“不杀”之列,哪能给什么好处。况且汉朝本来就实行的是郡县制,分封诸侯与国家的体 制又相矛盾。没办法,要保住刚刚打下来的江山,权宜之计吧。也因此有了历史典故在民间流传——“汉高祖咬牙封雍齿”。就当时论,刘邦发圣旨的时侯肯定是咬着牙的。但君无戏 言,圣旨一下,雍齿仰天大笑,到什邡走马上任去了。? 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虽不及张良的万户,也不错了,毕竟是独占一方的诸侯国,级别也与将相排在一起,并且荫及三世子孙达63年(前201年—前62年)。? 什邡,虽区区一小县,却因为有了雍齿,被称为“国中之国”达63年,而县城也被称为雍城 ,沿用至今。雍齿死后,专为他修了墓,墓高四丈,宽四亩,墓园约六十亩地;还专为他建 了一座寺庙,名西雍寺,塑雍齿坐像,享香火朝拜。这雍齿,风头也出得够足了。雍齿封侯,连雍齿本人也没料到。但这是真的,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司马迁的《史记》有一个醒目的标题《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弟叛之。

故此,我汉人有俗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雍齿如此之人,他的后人又怎么会是忠义之人?他不奉召前来,再是正常不过。

好了,滇池太守孟郊何在?”

孟获出班道:“小人孟获,家父孟郊身体不适,又恐误了大人的令旨,特差遣小人前来议事。”

陈琦大笑,指着孟获道:“汝父子果然忠义之辈,乃是彝民之楷模。传我州牧令,加封孟获为武卫校尉,食邑三百石。封孟郊为太仓令,食邑一千二百石,改滇池为云南郡,迁孟郊为云南郡守,封孟郊妻祝踏岚为八品夫人,食邑六百石。祝安为郡主簿,食邑八百石。希望你们依旧为大汉好好的效劳。”

孟获得了官爵,自然是喜不自胜,立即上前叩头。陈琦却道:“祝安,本官对于南中并不熟悉,需要一个人与我细说关节,你留下来,在我身边做事吧。至于孟获,你速速回去,整备军队,对于分裂地方的人,陈元甫不会容忍他分裂地方,称王称霸的。”

孟获回到云南,孟郊接住,问道:“儿子,此去如何?祝安呢?”

孟获道:“爹爹啊,儿子如今也是有官身的人了,祝安被太守留用,没有回来。”

孟郊听说,一脸疑惑,道:“你也有了官身?”

孟获道:“爹爹啊,儿子如今是武卫校尉,食邑三百石了。而爹爹您也被升为太仓令,迁为云南郡守,食邑一千二百石;母亲为八品夫人,食邑六百石哩。”

孟郊道:“这是天恩浩荡啊!大汉朝皇帝这是记着我们的好!儿啊,皇帝如此待我等,可不能寒了天子的心呐。”

孟获道:“永昌太守雍定没有前往,而州牧大人已经明确说要对雍定动手的,爹爹啊,看来我们也要早做准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