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军史周期 > 第429章 那年,他含泪退伍之后,回村当了民办教师,30岁考上大学

第429章 那年,他含泪退伍之后,回村当了民办教师,30岁考上大学 (第2/2页)

然而,由于家里的政治包袱和环境,他不仅没弄个一官半职的当当,而且家里的十几口人连吃饭都是个大问题。

说实在的,现在的农村孩子为了谋生都出外打工,一年也能挣个十万八万的。一些有文化有心计的青年还能自创企业,当个老板经理什么的,更是取得不错的成果。

可在当年,由于政策不允许,像祝运廷这样有文化且受过部队培养锻炼的青年,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为了生存,他曾随父兄外出逃荒打工,远离家乡三百里,开山碎石一年半。二十斤的铁锤天天轮,虎口震裂,汗流浃背,一天下来,也只能挣个两块来钱。

说到挣钱,老祝连在砖瓦窰场打工脱砖坯的活都干过。他曾告诉我,那时他无早无晚地拼命干,一天能脱600块砖坯……就这样劳累折腾一天,还挣不到三块钱。

生存的环境如此恶劣,祝运廷以军人的坚强毅力支撑下来,可政治环境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受家庭成份的影响,他好不容易找了个媳妇。结婚那天,亲戚战友同学前来祝贺。

班长就准备了四盆菜、上了两瓶酒,以表谢意。可就这,也有人借大操大办之名告到大队。大队的工作组竟然搅了他的婚礼,没收了礼金。不瞒你说,工作组这种丧心病狂的行径差点要了运廷的命。

还好,也算老天有眼,那时,农村的学校已经复课,乡里还扩建了一个初中。由于缺少教师,老高中毕业生祝运廷被学校盯上了。可有人说,他是地主的孙子、落后分子的儿子,不行。

可校长说,他是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最终,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再加上当时确实缺少人才,祝运廷终于走出了砖瓦窑厂,脱掉了满是泥污的工作服,侥幸当上了一个民办教师。从此,老祝重拾笔墨,又闻书香。

这是老祝第一次沾到当兵的光!

四年的军旅生涯,让老祝成熟老练了许多,面对如此窘境,他对国家、对党从未说过一个“不”字。

后来我和班长相聚,顺便聊起他当时的心情。运廷一脸无奈地说,当时的气候环境就是那个样子,自己的命运自己无法掌握,没有办法,只能听天由命。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让困难和痛苦尽量减少一些。

后来形势逐渐地变好,国家实现了政策的根本转变,祝运廷终于迎来了时来运转的那一天——1977年恢复高考。消息像春雷,让早已麻木不仁的老祝猛然惊醒,重新振作。

由于当初基本功扎实,老祝忙里偷闲,煤油灯下苦读,仅复习一个多月,在年底的高考中竟以优异成绩考取南京师范大学,在家乡轰动一时。

古圣贤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祝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路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跑。没有雄心壮志,没有远大理想,怎可采撷生命之树的绿叶,尽情享受生命的绚烂多彩?

当然,也有人说,个人的前途是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哪有老祝的今天?噢,也对!

不过,也有宿命论者。那些信天命者说,人的命,天注定。老祝的人生之路,老天八百年前都给安排好了!是呀,各种机缘巧合的因素,也确实帮助老祝先抑后扬,走上人生的坦途。

人们常说,“不论啥事,一个理说不到头。”细掂量,这话还真有道理!

说到这,有心的战友可能已经猜想到,老祝上大学的时候年龄可能不小了。是的,那年班长已经年满30岁,儿子已经可以打酱油了。

最搞笑的是,他们班的一个同学,17岁的小丫头小李子,见了他竟慌不择路地称呼他“叔叔”,弄得老祝一个大红脸。“哎,那个时代见怪不怪。不论怎么说,这是个天大的喜事,毕竟我来了!”后来,祝运廷不无尴尬地说。

诚然,啥事都要一分为二。“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上大学,小有小的优势,但大有大的好处。老祝天资聪颖,又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较为丰富的社会和部队阅历,如今进了大学校园,重拾旧爱,有了用武之地,竟一发不可收拾。

他除了门门功课优秀之外,他还利用多余时间常跑图书馆,拓展知识面。后来他竟搞起学术研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有关郁达夫的研究。

就读期间,他先后撰写了十几篇研究论文,先后在学报和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老祝一时成了学生中的佼佼者,让人刮目相看。

大学毕业时,曾因其文学功底深厚及专业爱好,师大及有关的院校愿意接纳他。然而老祝情在家乡故土,不舍穷家破院、糟糠之妻和幼小儿女。他义无反顾地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园热土。

后来被母校诚恳相邀,当了县中学的一名教师,以报家乡的养育之恩,学校的培育之情。

花开花落,月缺月圆。一眨眼间几十年就过去了。回眸过往,老班长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不仅先后当了县教育局、县报社的领导,而且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赞美家乡,歌颂生活,先后出了几本书,成了家乡知名的作家学者,收获满满。

一时间,被树为全县退伍军人的先进典型和楷模。

如今,老祝年逾古稀,退休多年,但他不和岁月论安暖,只与文字共悲欢。你看,祝运廷眼下身心尚好,还经常驾驶着他那轻灵的电动车,不急不慢,无声无息地穿梭在家乡小城的大街小巷,阡陌交通,坚持调查研究,继续秉笔书写家乡的美好篇章!

“踏花归来马蹄香。”不错,退伍军人祝运廷回乡砺志的故事,至今诗意盎然、花香依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