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年退伍后,我在锻造车间当了5年又苦又累的变渣工 (第2/2页)
当文书后,我负责出连队的4块黑板报,协助连首长整理各种登记和报表,跑机关送材料取资料,我感觉比在炊事班有意思多了。
就这样,我在连队当了2年文书,到了1977年,连队准备上报我为预提干部苗子时,没想到当年仅给连队一个指标,但是连队有3名符合条件的,在讨论名额给谁的时候,一个战斗班班长的得票数比我多一票,我落选了。
我感到很没面子,这么努力工作,却因指标而落选,但是,作为一名基层连队的战士,我无条件接受了党支部作出的决定。年底的时候,老兵退役时我离开了部队。
然而,当年回到洛阳的退伍老兵,一些有关系有背景的,大都进了公检法或工商等部门,我们家没有这些资源,只能听天由命了。
社会很复杂,是随波逐流,还是逆境里奋起,我选择了后者。
后来,我和其它部队回来的20名战友,一起被分配到一家有1600多名职工的机械修配厂,且多数退伍兵又被工厂安置在最苦是累的铸造车间一线岗位。
熟悉铸造车间的人都知道,铸造车间最苦最累的活,炼钢变渣工算是其中之一,而身高一米七三的我,就是其中一员。
人们做饭炒菜时,往往要往菜里添加油盐酱醋等各种佐料,炼钢时,也要根据不同需要,向钢水里添加不同的“佐料”,加入一定比例的合金达到预定的钢液成分,加入石灰利于渣的特性……
然而,由于受当时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程度低的原因,添加这些“佐料”时,车间灰尘特别大,温度异常高(1500c的钢水,离钢包1.5m左右,就有明显的烘烤感觉,常人待不了1分钟)。
更让人难以承受的是,炼一炉钢,需要加入50-80袋、每袋20公斤的料,这些料要用手一袋接一袋地往钢包里添料,高温、料重、再加上防尘口罩捂在面部,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一般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干一会儿就受不了,而我,这样的工种一干就是5年。
期间,我还干过锭坯清理工、钢板切割工等又苦又累的工种。
但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改变我坚持多少年的读书和写作习惯,我业余时间给厂部报纸投稿,我写的散文还上过洛阳日报,被工友戏称是“工人记者”。
1983年,工厂实行党政机构分设,公开选拔厂办党委秘书,而我由于是退伍军人、一线工人,又经常有作品见报,我幸运地被选为厂党委秘书,试用期半年。在新的岗位上,我天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位,到期顺利转正。
1987年,我被提拔为厂团委副书记兼秘书,挤身厂中层干部行列,之后,又在厂部车间主任、机关科长岗位工作了30多年。
2017年,我从厂工会主席岗位上退休。
自己这几十年来走过的路,印证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能够在环境里保持清醒和努力,让奋斗成为前行的习惯!
上进能娶到媳妇,奋斗能改变命运,勤奋更能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