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我1974年入伍,在山沟长话连苦练基本功入党提干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军史周期!
1974年一下连,我就到了少林寺附近的山沟机务站当了一名话务员,没想到天天朗读名着练发音,提着录音机练耳功,基本功扎实,提干后被任命
分队长,后调任机关参谋,1996年参谋长转业。
奋斗改变命运,回想自己的这一生,我由衷地感到这句话深有道理。
我家在湖北黄陂县,作为一名农村女青年,我在1973年12月到了部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一年没有正常征兵,我有幸以补充兵的身份入伍)。记得我们县当时参军的不到100人,分别被补充到了不同的部队。
在宝丰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了登封西边的一条大山沟里,到连队一看,连竟然一个男兵也没有,从连队首长到班里,包括炊事班,都是清一色的女兵。
我是长话二班的一名话务员,由于当兵分到连队的人数少,连队以老带新的方式对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然而培训之前的观摩,老兵精湛的专业技能、扎实的基本功、热情细致的服务态度让我既敬佩又吃惊,我以为话务员就是坐在屋里,简单地接听个电话,没什么技术含量,看到真实的接转电话过程,我不由得害怕起来,担心自己现有的文化知识完成不了任务。
我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家里很困难,
我初中只上了一年家里就供不起了,尽管我学习成绩好,但不得不退学,老师一听说我退学,还专门跑到我家做工作,可看到我们家除了大门,其他屋子没有门,家徒四壁,家里还有重病的爷爷,一家人生活着实困难,老师无可奈何地走了。
下学后,我和妈妈一起做家务。出身富农之家的妈妈,之前读过几年书,她不忍心我像村里其他女孩子一样早早地走上嫁人生子的老路。1973年部队征召兵员,其中还在我们公社征召10个女兵,而给我们村2个指标,然而,村里的女孩子不想当兵。妈妈就把我的名字报了上去,重男轻女的父亲也想减少负担,也想让我离开这个家,就这样我到了部队。
穷则思变,贫穷,让我走出了农村,走上了从军之路。
到了部队我才知道,干好话务专业首先要脑子好,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但清楚自己出身农村,不怕吃苦,也不服输,既然班长她们能行,我努力些也一定能行。我暗暗下了决心,部队每个月给我发6.75元津贴,够对得起我了,我要跟着干部和班长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这负军队培养。
但是,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当好一名合格的话务兵,首先要读懂十多本专业教材,准确记牢两千多个
军线电话号码,否则就上不了机,所幸自己中学数学成绩好,对数字不头痛。我反复在纸上抄记一个个电话号码,在班长的帮助下,创造联想记忆法、故事记忆法,把数字编成自己能记得住的口诀或故事去记忆,只要能帮助记忆,各种方法我们都用上了,白天记,晚上做梦脑子里还是一组组数字。
但是,记住电话号码仅仅是专业课上的第一步,更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接踵而至。“听音识人”是话务女兵的基本功和必备技能,用户只要在电话筒里“喂”一声,就必须要在3秒内听出对方是谁,尤其是首长和主要用户,水平高的话务员还能从对方这个简单的“喂”里,听出对方心情的好坏、情续的高低。
但是,电话那头的用户千差万别,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可避免地带着不同的方言。如何要从不同的方言里,准确领会用户打电话的意图,这就要求话务员有较高的方言辨别能力。
那时,为了掌握这个本领,我们借来录音机,先是在连队和营里录下不同地方战士的方言,和这些地方的战士经常说话,从中比较出各个地方方言
的说话特点,尽可能掌握方言的音阶和音速、语气、语调、语法等,反复听反复记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