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曾为知青的父亲,在病故前,去见了当年的情人了!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军史周期!
父亲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曾“上山下乡”,插队到黑龙江的农村五年。每当谈起那几年的时光,父亲总会言不由衷的叹息。
他说,自己有一次戳马蜂窝时,不慎摔骨折了,当时被一个叫赵秋娥的女人,照顾了两个月,但在回城之后,却一次也没有去看望过人家,这是他今生最大的一个遗憾。
母亲听到这些,就会白父亲一眼说:“人常言,寡妇门前是非多,谁知道,你和人家有没有一腿?”
姐姐则拿父亲开玩笑:“老爹,你们在同一个屋子里住了两个月,有没有其它的故事啊?她是你的情人吧?说不定,你插队的那些年,村里有我的一个哥哥或和姐姐呢?”
父亲面对母亲和姐姐的讽刺挖苦,则气愤地回应道:“你们都想哪里去了,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和她是纯粹的姐弟般的情谊!”
我们听父亲这样说,都哈哈大笑。在很多年里,父亲和村里寡妇“同居”的故事,一直是我们一家人谈笑的一个故事。
岁月的年轮,一晃就过了几十年,渐渐的,父亲老了。
今年六月份中旬,已经七十六岁的父亲,忽然觉得全身奇痒,母亲以为他的皮肤病,给他配了很多药,但一段时间擦拭下来,没有任何效果。
那天,我周日回家看望父母,发现父亲的脸色特别难看,于是,就带他到医院去检查。但当我拿到检查单的时候,医生的一句话,顿时让我的心情坠入了谷底。
父亲患了胰腺癌,而且还是晚期,他建议我们赶紧去浙江省肿瘤医院治疗。
父亲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恐惧,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月之后,那天,他很坦然地对我和姐姐说:“孩子,这样的病,治愈的希望很渺茫,要不你们给我配一些止痛的药,尽早出院吧,在我离开世界前,我别无所求,只想去插队的村庄,去看看那位叫赵秋娥的女人!”
我和姐姐商议后,决定满足父亲的愿望。
父亲嘴里的赵秋娥,她的丈夫是患病死的,丈夫去世时她才29岁,她带着八岁的女儿艰难度日。
据父亲说,当时他插队时,是一个夏天,他和另外一个知青,安排在赵秋娥家里,她家住在村东头,家是新盖的土坯麦秸屋,北房三间,东屋两间,房子掩映在槐树的绿荫中。
槐树是菊婶门前一蓬巨大的绿伞,夏日遮阴,冬天挡雪,一年四季是鸟最快乐的地方。每天清早,晨曦还未散开,叽叽喳喳的鸟叫从槐树的枝头上洒落下来,赵秋娥堂屋的两扇木门,就吱呀一声打开了。
一身利落的赵秋娥,拍打了几下身,仰头朝树上的鸟儿望去,两颗明亮的眸子闪现出清澈如水的光泽,她总是带着一种自然的笑意,淡淡的,甜甜的,每当她嫣然一笑时,粉色的脸上那一对小酒窝,既圆又深,美丽极了。
在父亲插队的日子,赵秋娥如果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就会主动给他们送过去,父亲那时才22岁,他们无以为报,就主动提出,指导赵秋娥的女儿复习功课。
父亲说,赵秋娥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由于赵秋娥为人厚道,还经常帮助村里人做衣服,因此她门前的大槐树下成了最招惹人的地方。
那时,每到晚上,树下的一圈石头上,坐满了男男女女,男人们在“叭嗒”着烟袋,闲扯着陈年旧事,女人们则忙着纳鞋底。
父亲和那个一起知青,在那四年当中,赵秋娥曾给他们每人做了三双鞋。
在1972年的夏天,父亲踩着梯子,头顶着衣服,用一根竹竿,想把赵秋娥家厕所上面的一个蜂窝给捅下来,谁知,当父亲完成使命,仓皇下来的时候,不慎踩跌,当场就重重地摔了下来,右胳膊一处骨折,右腿有两处骨折,为此,父亲躺了两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