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军史周期 > 第103章 集团军不再保留野战师,合成旅挑大梁,兵力是否够用?

第103章 集团军不再保留野战师,合成旅挑大梁,兵力是否够用? (第1/1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军史周期!

军改后,集团军不再保留野战师,合成旅挑大梁,兵力是否够用?在大军区时代,我军集团军的作战指挥体系是“集团军——师——团”。军改后则完全不一样,以“集团军——合成旅——合成营”为主,集团军内辖野战师彻底成为了历史。野战师的人数在1.2万多人的规模,而合成旅约为野战师兵力的2\/3。合成旅顾名思义重在合成,将炮兵、装甲兵、侦察、后勤、步兵等陆军基本兵种混编在一块,技术性兵种占比很大。然而,好多人心生疑问:合成旅的人数比野战师人数少,兵力会不会不够用?诚然,兵力与人数存在直接联系,但并非强相关,需要结合特定历史背景分析这一军事问题。笔者先说野战师,顾名思义编制原则是“师——团——营——连”。我军野战师在建国初期还是传统的步兵师,后来增编炮兵团、坦克自行火炮团。六十年代,坦克自行火炮团从野战师剥离出来,部分摩步野战师保留有火炮团、坦克团。1985年百万大裁军,我军野战师细分为北(南)方甲种摩步师、北(南)方乙种师,前者基本上是3个步兵团+坦克团+炮兵团+高炮团,后者是3个步兵团+炮兵团。1998~2003年,我军进行了“师改旅”,部分甲、乙种师取消了团级建制,改建为摩(机)步旅。至军改前夕,绝大多数集团军辖内野战师已经是凤毛麟角。2017年新一轮军改,合成旅正式代替了野战师挑大梁,成为我军主流编制。言归正传,据笔者分析,我军陆军集团军的兵力还是够用的,甚至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深层次原因:

一、集团军火力打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选择更加多元化;

早在1985年集团军编成之初,我军的炮兵人数超越了步兵,成了我军的第一大兵种。这一变化的背后,主要是来自两山轮战的实战经验。众所周知,“7.12大战”是两山轮战期间规模最大的师级作战,我军主要靠炮火歼敌。援引第14军40师后勤部长刘士功的说法,师首长对使用炮兵的大原则是“炮兵不打掉三分之二的敌人,就算没有完成任务!”为此,第14军仅对敌炮火打击就打光了3400吨炮弹,这是我军以往想都不敢想的“阔日子”。真正用到了步兵的时候,炮兵的火力支援伴随始终。所以,越军跟我军打仗很痛苦,发出了“我们打你一炮,你们要打我们一百炮”的感叹。自“7.12大战”后,我军把炮兵用到了极致,步兵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也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这也是敌我伤亡比相差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还是我军当年武器装备不理想情况下的高端玩法,现在的武器装备轻、重、远、近样样都有,就连步兵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传统步兵。甚至,集团军建制内炮兵旅的远火的最远射程都能够达到300~400公里,相当于装备了打得特别精准的导弹。集团军的火力打击方式早已发生了质的变化,野战师编制大、机动灵活性差、后勤依赖强的特点,反而会约束集团军的战斗力。

二、技术兵种为步兵保驾护航,合成旅的战斗力越来越彪悍;

好多人可能会说,野战师的步兵比合成旅多,大场面还是离不开步兵。持有这一想法的人,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合成旅本质上还是步兵旅,无非是合成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机械化步兵旅。一个集团军基本上都编有6个合成旅,单从人数上来看相当于大军区时代的3个野战师。但是,这笔账不能这么算。合成旅最大的特点就是兵力比野战师少,可技术性兵种多,战斗力却远超野战师。笔者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能明白合成旅的战斗力有多彪悍。南部战区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曾组织了一次连排进攻训练,轻重机枪、火箭筒、火焰喷射器、突击炮、红箭导弹等“家伙式”,从不同方向以集中火力的方式打击目标,步兵却基本上没怎么使用自动步枪。这仅仅是一场连排级火力显示,更别说合成旅一级了。合成旅虽说可以独当一面,可是却能够随时呼叫军部让其他兵种旅火力支援。换言之,火力的集中输出确保了强悍的战斗力,也不需要太多的步兵直接强攻。通俗易懂的讲,野战师是“万人一杆枪”、合成旅则是“千人一杆枪”,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枪不一样了,不但种类多而且还特别实用,步兵比例降低也是合乎时代发展潮流。况且,步兵在技术兵种的加持下,可以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大家也别忘了,步兵是我军的传统强项,在武器装备水平高、编成设计合理、后勤保障充足的情况下,只会更加强悍。

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倒逼我军在体制编制上有所调整;

网络上提及集团军的战斗力构成,信息化绝对是一个高频词汇,可好多人并不能深入明白信息化的魅力所在。我军的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军改前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以我军的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为例,该系统的设计很巧妙,把单兵的实时动态以数字形式集中到了旅部,增强了部队的态势感知能力。通过字化单兵作战系统,单兵完全可以在夜间引导炮兵及其他兵种对敌发起打击。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把包含单兵姓名、具体位置等信息要素,都能体现在数字化地图上,为各级军政主官研判战场态势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尚且如此,更别说军兵种之间及各类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建设,战斗力也是相当之彪悍。数字化平台之间通过新型通用数据链和作战网络实现了无缝衔接,让我军现在的作战样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军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机械化建设也是硕果累累。其实,我军早在2003年体制编制就确定了“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的战略目标。集团军里合成旅挑大梁,就是信息化建设倒逼我军在体制编制上调整的重要体现。道理很简单,武器装备发展了,信息传递速度变快了,体制编制必然要进行调整。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想告诉大家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战斗力的高低不能与兵力的多寡划等号。在笔者看来,合成旅挑大梁的集团军,兵力不但够用而且还绰绰有余,这是我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那句老话:武器装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编制员额的多少,战术打法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当然了,我军能够有此成就,也是几代人衣衫褴褛的奋斗成果,凝聚了我军各个时期的集体智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