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年,兰州军区第20师执行守备师编制,有何战略考量 (第1/1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军史周期!
1983年,兰州军区第20师执行守备师编制,有何战略考量?
唐代边塞派诗人中卢汝弼有诗云:“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以极具张力的诗情碧霄,描写了大战来临的紧迫感。诚然,贺兰山古战场见证了多少刀光剑影。1983年1月,兰州军区第20师执行守备师编制,改番号为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防区正是贺兰山。这一调整的背后,究竟有何战略考量?笔者需要为大家介绍一下第20师的基本情况。1969年9月,兰州军区第20师成立,邢道山、徐志亮分任军政主官,编制序列及前身部队如下所示:
师部及师直单位;
第58团(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2团,该团前身可追溯至第6军18师53团);
第59团(原骑兵第2师第4团);
第60团(原骑兵第2师第5团);
师属炮兵团(原骑兵第2师第6团)。
由上可知,第20师的前身主体是骑兵第2师。1962年10月,中央军委以原骑兵第1师所辖第4、5团和兰州军区独立骑兵第6、7团为基干,组建了骑兵第2师,各团前身部队如下所示:第4、5团(前身分别为1940年初组建的大青山骑兵支队第2、第1团);
第6团(组建于1950年组建的一野第1军骑兵团);
第7团(组建于1949年组建的一野第3军骑兵大队)。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骑兵第2师前身各部长期奋战在艰苦卓绝的大西北,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言归正传,第20师成军之后,师部及各团奉命移驻宁夏贺兰山“一线地区”。由此,第20师一边艰苦创业一边练兵备战,向祖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1983年1月,第20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原第58、59、60团及炮兵团改番号为守备第1、2、3团及守备1师炮兵团。据笔者分析,第20师执行守备师编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1982年精简整编,陆军系统多有调整;
1982年9月,总参所拟定的《关于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经中央军委审批,正式向全军下达。此次精简整编,中央军委定下了“精兵、合成、平战结合、提高效能”的基调。关于如何践行精兵之道,中央军委针对陆军系统的调整,主要采取了裁、降、并、改的措施,旨在为我军“瘦身”,压缩部队的规模,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据此,铁道兵、基建工程兵退出了历史舞台,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领导机关分别降格为总参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第20师执行守备师编制,就是精兵之道中的“改”。“改”字又该怎么理解?包含两层意思,即改变隶属关系、改变部队性质。第20师的“改”,就是属于后者。野战部队和守备部队的性质有所区别,这是非常明显的时期,无需笔者多说。
二、军事战略发生了转变,贺兰山驻军转为坚守防御准备就显得很有必要;
贺兰山是出了名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原王朝想要抵御游牧民族的袭扰,务必重视贺兰山。贺兰山位属宁夏和内蒙古的接合部,东西绵延数百公里,群峦叠嶂地势险峻。在冷兵器时代,贺兰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分界线,也是抵御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第20师成军之际,时值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我“三北”方向陈兵百万。如何抵御苏联的钢铁洪流?古老的贺兰山战场就被赋予了神圣使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贺兰山一直是兰州军区练兵备战的重要建设对象,以应对可能爆发的大规模中苏冲突。七十年代末,中央军委审时度势的指出,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此后,中央军委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逐渐摆脱了此前高度紧张的战备状态,并有计划的精简整编缩减员额,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大计。加之,我国当时“三北”方向紧张对峙的形势趋于缓和,贺兰山驻军转为坚守防御准备就显得很有必要。此举,既是我军加强现代化、正规化、机械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走“精兵、合成、高效”强军之路的生动体现。需要指出的是,第20师执行守备师编制之后,师直及辖内各团都相应的减少了单位(人员),并组建了坦克营,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战斗力得到了强化。由上可知,兰州军区第20师之所以执行守备师编制,主要是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决定的。1985年百万大裁军,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撤销建制,该师师直机关改建为第47集团军坦克旅旅部,算是为第20师保留下来了一部分血脉。第47集团军坦克旅来源极为复杂,除了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师直机关之外,还有原第47军140师420团3营、第19军坦克团等单位,被誉为“渭北劲旅”。及至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第47集团军坦克旅执行装甲旅编制。2011年,第47集团军装甲旅被赋予数字番号,改称为装甲第9旅。2017年新一轮军改,第13集团军装甲第17旅、第47集团军装甲第9旅各一部合编为西部战区陆军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第47集团军另一支血脉,则与原第54集团军机步第127师380团(即“秋收起义红二团”)合编为某合成旅,后转隶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