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朝堂激辩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次日一早。
京都,长安。
金殿之上。
随着思无量高喊“上朝”。
早朝正式开始,通常若无重大事项,早朝不过例行公事,至多半个时辰便结束,武将行列,武将们听的昏昏欲睡,
程明虎一会掏耳朵,一会儿抠鼻孔,百无聊赖的等待着下朝,一旁皇甫怀德早已靠着柱子,眼睑低垂睡了过去,低着头时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牛达瞥了两人一眼,依旧静静站的笔直。
程明虎左等右等,估摸着和平时下朝时间差不多了,就用手肘突然戳了戳皇甫怀德。
“下朝了?”
皇甫怀德猛的抬头,抹了抹嘴角的口水,下意识就准备转身离开,可却刚转身就被牛达拉住,还听到身后程明虎的偷笑声。
皇甫怀德一愣,顺着牛达的示意的方向望去,就见不知什么时候,这今日的早朝似乎有些不对劲,似乎....工部和礼部似乎突然对上了。
皇甫怀德怒瞪了眼程明虎,朝着视线扫来的宣帝,臊眉耷眼的讪讪一笑,乖乖站好。
程明虎嘿笑一声,察觉到宣帝的目光,也绷着脸,瞪着牛眼转头朝着殿中笑看了起来。
殿内.....
工部郎中张治手持笏板,向前迈出一步,高声进言:
“陛下,依臣之见,策论取仕旨在选拔深谙治国之道的饱学之士,绝非仅通文章的迂腐学究。文章,终究无法治理国家!”
高琦目光投向他,回应道:
“张大人这话说得不妥。这世间,哪有人天生就知晓一切?朝廷选拔人才,向来注重综合考量。连文章章法都一窍不通,又怎能称之为饱学之士?”
此刻身处朝堂,高琦背后有礼部撑腰。
礼部虽在实际权力上不及吏部与户部,却在名义上位居六部之首,于朝堂影响力不容小觑。
工部与礼部两位官员在朝堂上针锋相对,除此之外,朝堂文官众人大多缄默不语,武将更是笑呵呵的看热闹。
科举改制一事,隔三岔五便有人在朝堂提及,可往往只能激起些许波澜。毕竟科举关乎天下学子命运,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并非轻易能够更改。
周鸿站在群臣之中,看着前方激烈争辩的两人,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时判卷的观念异同,终究是被延伸到了朝议之上。
高琦揪住那张考卷文采不显的问题不依不饶,着实给张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他满心困惑,实在想不通,王平才华出众四榜第一,连中四元,想来文采是极好的,可为何他写出来的策论文章上,却通篇毫无文采可言。
今日朝堂,阵营分明,明显分成三派。
一派是以工部为首的改革派,另一派是以礼部为首的守成派,还有置身事外、不发表意见的旁观派。
两部尚书皆未表态,在朝堂上激烈辩驳的,都是四品以下官员。
朝臣们看着前方情绪激动、慷慨陈词的工部郎中张治,纷纷暗自摇头。
张治所言虽有道理,然而科举改制兹事体大,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要对天下无数学子负责。
要是改制那般轻而易举,这些年,科举制度恐怕早已变更多次了。
殿内,周鸿心中亦有困惑,在此之前,此卷他早已上报给了尚书省,还让卫知府亲自派人护送,按照时间来说,应该早有回复才是,可萧仆射和董仆射,对于今日的朝议似乎有些任其发展的意思。
而且此事,陛下的态度也颇为奇怪?
陛下不应该不知道啊。
周鸿打量着前方的两道人影,又微微转眸看着另一处礼部尚书,抬头看向宣帝,眉头微微皱起,紧接着陡然一惊,心中对于此事似乎有了些眉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