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 第434章 横渠四句

第434章 横渠四句 (第2/2页)

“带走!”

为首的兵丁竖眉冷喝一声,转身就要带人离开,众官兵的手搭在那些考生身上,不待用力,便有考生脚下一软,瘫软在地。

“不....”

“我不去....”

那身旁的兵丁却是不在乎,看了为首的兵将一眼,就要一把拉起那瘫软的考生,只是还不等用手抓住,手臂便被突然伸出来的一只手稳稳拉住。

兵丁转头,就见王平摇了摇头,朝着那兵将拱了拱手,开口道:

“这位将军,科举一道,乃十年磨一剑,如今科举改制,他们有如此作为,实属情理之中。”

“我虽被他们所困,却也没有发生什么极端之事,还请将军手下留情,让他们离开吧。”

“咦....”

众生响起一阵阵疑惑的声音,那瘫软的考生仿佛是见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猛然不停的点头。

那兵将亦有些诧异,转头朝着卫知府看了一眼,见对方点了点头,才瞥了一眼众考生,叹了口气,挥挥手道:

“算了,此事既然王县男不追究,你们也是事出有因,就不罚你们了。”

众兵丁放开手,看了一眼考生们,退到兵将身后,众考生又是拱手,又是感谢的,却听的那兵将一阵火大,眉头一竖,厉声呵斥道:

“你们这些学子,跟我说什么屁话,去跟谁说不知道吗?”

“知道....”

“知道.....”

“……”

一群考生又苦唧唧的酸着一张脸,朝着王平拱手作揖,开口感谢了起来。

四周都是考生,王平见躲不开,便坦然接受了下来,等做完这些,他看着那群考生,眼中也有些复杂。

顿了顿,便叹了口气,对着众人拱手回了一礼,认真说道:

“诸位,科举一道,虽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可诸位不要忘了,在年少时,我等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何,只求文章的华丽,日后难免会丢了最初的本心。”

“王平曾听一位大儒说过一句话,希望能对诸位日后的科举路,或者是求学生涯有所帮助,我与诸位共勉。”

“我辈读书人,读书科举,不为乎四句话。”

王平身姿挺的笔直,望着疑惑期待的众人,朗声说道:

“为天地立心,

为生命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王平今日在此,与诸君共勉之!”

王平一声呵成,说罢也不再向众人,转身大踏步挤出人群,朝着外边走去。

“为天地立心,

为生命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考生中间,王平已然消失不见,而那群考生听着王平口中的横渠四句,脑中顿时有一种洪钟大吕之感,身上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方才为首的农家考生,率先反应过来,涨红着脸,朝着王平的背影,长长一揖,大声喊道:

“多谢王兄!”

“多谢王兄!”

……

“多谢王兄!”

……

激动的喊声此起彼伏的响起,仁出圣的脸色有些发白,和王平这四句话相比,自己之前引以为傲的东西,在此刻竟然显得有些可笑。

仁出圣苦笑一声,不知不觉间,竟然也学着其他考生的样子,拱手一礼,开口喃喃道:

“考生仁出圣,受教了......”

……

贡院不远处。

卫知府和几个考官有些愣神,良久卫知府才忍不住感叹一句。

“如此言语,当是说出了我辈读书人的至高理想,如此少年当榜榜第一。”

“王平此话...很好!”

几人没有说话,只是看向王平的背影之时,却是多了一丝浓重的欣赏。

片刻后,周鸿突然想起什么,转身猛然看着卫知府开口问道:

“卫兄,派送奏书的信使可曾走了?”

“走了...”卫知府点了点头,看着周鸿有些不解其意。

“哎呀,可惜了。”

“这样,咱们赶紧把这句话写下来,让人送回来,这句话实在说的太好了,让长安的人也看看,或许对科举改制有帮助,也说不定。”

周鸿颇为可惜的一拍大腿,转头跟几人说了一句,立马朝着贡院里走去。

张治和宋云也跟上朝着里面,卫知府和华宁尘相互摆手,谦让跟了上去。

与此同时,贡院里已几支准备好报信的队伍,朝着两人拱手行了礼,便敲敲打打出了门。

一旁,高琦捻着下巴上的一缕胡须,不经意间一扯,便忍不住“嘶....”了一声,却也没有在意,望着远处满眼惊诧。

“此子....不简单呐……”

放榜之后,贡院外的热闹又持续了好一阵,才渐渐散去。

前往城内的马车上,安青岚依旧被王平那四句话给震的没缓过神来,王平看着安青岚目光深邃的样子,笑了笑。

横渠四句,出自前世北宋横渠先生张载,这简短的一句话,可以说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生追求,更不用说给这些考生们了。

虽说如今与前世不是一个世界,可这些优秀的言语,并不应该被埋藏,而是应该展现出更加灿烂与辉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