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 第422章 有利防洪?

第422章 有利防洪?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华太医……”

“宁大人……”

等三人从门外走进来,周鸿对着三人拱了拱手,说道:

“劳烦三位同僚了。”

此次乡试的考官,多是从礼部或是吏部之中抽调而来的,对于考生文采的好坏,他们是能分辨不假,可若是要批阅策论,判定好坏,排出先后,最终还是要考这三位协考的,毕竟术业有专攻,科举之事可马虎不得丝毫。

张治作为工部都水监郎中(都水监是工部内部部门,负责水利航运……)负责第一道策论题的判卷,拱了拱手,回道:

“周大人客气,此乃分内之事罢了。”

宋云和周鸿作为多年好友,华宁尘与周鸿也颇为熟络,两人对于周鸿倒是没有那般客气,点了点头,宋云随意拿起身旁考卷看了起来,而华宁尘看着周鸿,询问起昨日贡院门口,考生对骂一事。

周鸿笑着摇了摇头,道:“倒也没什么大事,只是考生之间因为策论试出现了一些争执,一方觉得策论要以文采落笔,一方觉得策论还是要以论策为主。”

“当然啊,这最后因何录取还是要看你们三位,这因何选定好坏,本官没任何暗指的意思,三位大人依文判定即可。”

周鸿笑着打趣了两句,转身领着三人去了各自的位置,转身进了内堂。

张治坐在桌案前,回想起刚才周鸿谈起,关于学子策论以何为本的话,眼中露出一抹讥色。

不多时,一幕鸿便带着书吏将几摞考卷放到了张治的桌前,开口说道:

“这是一些关于水患治理的策论文章中,被其余几个考官所打落的,为防错漏,还请张郎中把把关了。”

张治眉头皱起,看着眼前的一大摞考卷,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说道:

“不用了,不过是连一些马屁文章都写不好的考卷,有什么可看的?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闭门读书的考生,我还能指望他们去给我治水不成?”

周鸿有些无奈,两人同朝为官,自从这次工部会将张治派过来以后,他就知道会出一些事情。

这位张郎中,虽然品阶不算很高,但在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上却是有真本事的,只不过长时间外出,身上不免沾了许多工匠气,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可这脾气也是越来越倔,这些年对于朝廷科举取仕的问题,没少上书不满。

在张治看来,这眼下的科举策论,已经失去了科举策论的本心,就连前朝初年都远远比不上了,眼下的科举考生,只在乎文章是否美观,词藻是否华丽,能不能多引经据典一些,而却忽视了策论中最重要的“策”一字。

策为何意?

一是“策略、计谋”,

二是“筹划、谋划”。

这群学子通篇写的花团锦簇,可看起来与策毫不沾边,这就是些只懂做文章,不懂如何治理国家的庸才。

让这些人通过策论,作为判卷官,张治心里可颇为不舒服,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大宣朝的黎民百姓。

其实科举中的存在的许多问题,大家都明白,周鸿也不例外,只是觉得这些问题,并没有张治所说的这般严重,似乎要危害了江山社稷一般。

“张郎中此言差矣,考生毕竟是考生,学识和见识终究是要差一些的,可朝廷选拔人才,同样也是在考究他们的潜力,假以时日,等有了经验与见识,就未必有张郎中所说的那般不堪了。”

周鸿摇了摇头,摆手让一旁的书吏离开,自己则从方才的一摞试卷上取了两张,一边说着,一边递给张治道:

“这两份试卷,乃是这次策论试中,被选拔出来的优秀文章,张郎中不妨看看。”

张治瞥了一眼,虽不觉得能出什么好文章,可看在周鸿的面子上,还是要看一看的,毕竟这周鸿不仅是此次关内道乡试的主考官,还是吏部侍郎,他的面子还是要给一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