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念念不忘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临轩放黜鹤冲天!
第129章 念念不忘
在离柳三变住的皇城脚下的蜗居不远处,有一座宏大宽敞的庭院,冷冷清清的院子里有个人正在默默地揣摩柳三变这个人,这就是那晚矾楼夜宴上的年青公子。他在宽阔、幽深的庭院中踱来踱去,翻来覆去地在想这姓柳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看待他填的那些词。
若说他俗不可耐也说得过去,就凭全城歌女追逐的狂热程度看,说他俗的确一点儿也不过分,文人风流并不奇怪,但是像他这样招蜂引蝶的文人史上不多,甚至招引得全城的良家少妇、少女前去围观,也确是俗到家了。
再有那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假柳七,这样鄙琐下贱的一个人竟能冒充他,而且就有人相信,这又反衬出柳三变的俗不可耐。假柳七的肉麻无耻,还被称之为惠州名士,自我标榜“唯大英雄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这样标榜的风流真令人作呕。
可这世上就有那么多的人对这鄙俗、低级趣味趋之若鹜,不看不知道,不亲眼见谁也不会相信,市井之上的庸俗之人太多了,难道这个世界真地就是这样?可怪的是,不管是真柳七亦或是假柳七,怎么就会有那样多的追随者、崇拜者?虽说是无聊之极吧,可是到底是哪一点吸引了这些无聊之人呢?
再说那个北曲的歌女叫什么佳娘的,是那么泼辣俊俏,
可是这个佳娘说的话是多么恼人,“不愿君王召,但愿柳七叫。不愿千黄金,但得柳七心。”说得真没边了,还不愿君王召唤,哼,等闲你们见得到皇上吗?真到了皇上召见的时候,还不一个个的包括柳七在内,诚惶诚恐趴地上咚咚叩响头。想到这里,公子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可是从另方面讲,听那几位歌女唱的几首词,确又是非同凡响,且不说那首《望海潮》,就是前面的两首,也是自己从未听过的,词句描摩之细,音调之协美,令人不能忘怀。
更何况这首《望海潮》,短短一首词竟比长长一篇赋所包容的内容还多,把这杭州山水描绘的如诗似画、活灵活现,杭州城不必靠这一首词名扬天下,但肯定可以锦上添花。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多么高度概括凝练,非是大手笔、大才子,谁能填得出如此好词?
仅凭这一首词,填词的这个人一生就没有虚度,恐怕过个几十年、一百年,甚至千年之后,仍会有人传唱。唐朝的张若虚,迄今留下的万首唐诗中也仅收其两首诗,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一首诗,就足以使之名垂千古,那诗中的春江月色该是多么令人神往,多么令人心醉啊。
可是这首《望海潮》真是人称柳三变的那个人写的吗?那一晚自己的感觉,时而觉得这个人俗不可耐、令人作呕,时而觉得清新高雅、飘逸脱尘,这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怎么可能同时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也忒有点儿自相矛盾了。
而且当晚陪自己去的那位中年随员,自始至终对柳三变抱着鄙夷态度,而且据自己观察,可以肯定他对柳三变这个人早已知晓,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可是这首词出自美貌的酥娘之口,又由不得你不信,她信誓旦旦地说这首词就是柳七所填。杭州美女那美艳的肢体,婉转的歌喉,风情万种的仪态,再配上这词曲俱佳的《望海潮》,真是浑然天成。那可真是个美妙的夜晚,那环境那人物那词曲那境界,无一不透着高雅,无一不牵人心魂。
这位公子越想越是不明白,但有一点他心里是清楚的,词这种文学体裁倒是很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楚有离骚,汉有乐府,唐有唐诗,那么宋呢?宋有词?毕竟应该是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体裁。词这种文学体裁好像很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长短句式便于人们抒发自己的情感,词牌多样可供不同层次之人选择,不同环境之下的抒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