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卤肉炸货 (第2/2页)
“我怕来不及,明天一早咱们要去镇上打电话回家,肯定很多人排队。我待会把东西弄好就先回去了。”
下午黎念楠开了两个油锅。
调了炸浆,炸了藕盒、红薯、生蚝;用面粉鸡蛋南乳做成面团,炸了蛋散、猫耳朵;用面粉、菠菜、肉沫、莲藕,炸了菠菜丸子和莲藕丸子。
最后把油盛起来留着后面炒菜继续用,两边锅底留一点油,玉米粒白糖搅拌均匀倒入热锅,做了六大锅的爆米花!
黎念楠每样都留了点,带回家里偷个懒,免得家里还要开油锅。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背着背篓离开军营回家,回到村里的时候把爆米花给了虎子,让他和小伙伴们分着吃。
下班的时候,郑北川往家里提回来一盒饺子,下午的几大盘炸货都被那群臭小子瓜分完了,他都没吃上几块,幸好媳妇下午带回来一些。
“媳妇,今天你露的这一手,营里的那群臭小子都快抢疯了。”郑北川夹了一块卤猪蹄,傲娇地说着。
“这么一大锅油炸出来的,能不好吃吗?柳哥有没有煮点菊花茶让大家降降火?
“没呢,我明天过去跟他说一声?”
“行啊,那咱们明天早点过去说完就去赶海?”
“没问题,媳妇这次想捡点啥海货?”
“你这讲得好像我想要啥都能捡到似的。”
“那必须能啊,明天我帮你弄,就是海底的也给你捞上来。”
虽然媳妇老是说自己厨艺不好,但在他看来,她的各种调料、搭配就已经足以秒杀整个下沙村了。
“啊?阿川你会潜水?”
“会啊,没跟你说过吗?能来岛上当兵的,游泳和浅滩潜水是最基本的技能,咱们每年要考核的。”
“哇哦,那你能摸到大龙虾吗?”
“看运气吧,我明天多翻一些礁石。咱们明天多带两个水桶,我来!”
——————
除夕当天一早,黎念楠实在起不来,郑北川先去的军营带了一小包菊花过去,再顺了一盒早饭回家,这才叫醒黎念楠。
黎念楠坐在床沿,看着他生龙活虎的样子,明明昨晚出大力气的人是他,偏偏这人一点事没有,精神气比平时还要足一些。
她觉得年后必须开始她的晨练计划,不然以后每周末还是这样的话,她得多累啊。
郑北川在自行车后座绑了两个家里最大的木桶,车头再挂上两个小一号的木桶,让黎念楠坐着大杠上就骑着车去海边。
除夕大家都放假,虽然有些人可能还赖在床上,但大部分村民和士兵们都来赶海捡海货今晚加餐。
夫妻俩一路上跟大家打招呼才终于走到黎念楠平时撬生蚝的地方。
“阿川,我之前都在这里撬生蚝,还捡到过鲍鱼,你要不要试试潜水下去看有没有好东西?”
“可以,念念你自己注意安全,别走太远,我潜下去看看情况。”
说着,郑北川简单热了身,就带着一个网兜潜到海底。黎念楠一边心不在焉地撬生蚝,一边时不时就要看几眼他往下潜的位置。
就在她准备大声喊他的时候,郑北川浮出了水面,朝她举起手里的网兜,笑容俊朗,“念念,你看!”
黎念楠觉得水里的这个男人在初阳照耀下,闪闪发光,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俊美,带着海洋之子的神采,让她的心也忍不住随之荡漾。
她朝他挥挥手,“阿川,你好厉害啊!”
郑北川朝她走来,湿透了衣衫黏在身上,露出健美的肌肉线条,黎念楠脸颊泛红,一下子有点愣住了。
他把网兜里的四只龙虾倒在小桶里,看着她脸红红呆滞的神色,好笑地走到她旁边,捏捏她的脸颊。
“怎么,昨晚没看够?今晚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你让我躺我绝不坐着,嗯?”
“谁爱看你了?抓了几只龙虾?”
“四大只,够咱们俩吃两天了,这玩意别一次性吃太多。媳妇,你还想吃啥?”
“抓两只大螃蟹,咱们做个虾蟹煲怎么样?再烤点鱿鱼丝,上次的都给阿槿他们寄回去了。”
“行,那我再去弄点鱿鱼,你别上手抓螃蟹,我待会弄。你就逛逛捡点小东西就行了啊。”
“知道了,注意安全。”
夫妻俩带着收获满满的四桶海货回了家,郑北川去了洗手间洗澡,黎念楠则是把该养的养起来,该晾晒的洗干净晾起来。
四只大龙虾和6只螃蟹放一个桶里养着,另一个桶里养蛤蜊、海螺、海参,紫菜海带过水清洗晾晒。
生蚝肉她有点纠结,是做蚝油呢还是晒干呢?反正肯定是不能让郑北川直接吃掉的,他不加油都能成这样了,再给他加加油,那她今晚还睡不睡了。
“你今天洗澡怎么这么久?刚没受伤吧?”
黎念楠把海货差不多都处理好了,郑北川才从洗手间里出来。
“没,我刚顺手把厨房和洗手间清理了一下,咱下午回来再收拾下院子就差不多了。”
“没受伤就行,阿川,这生蚝肉你说咱们是熬蚝油还是直接烫熟晒干呀?”
“能做成蘑菇酱吗?这么点煮蚝油太费事了。”
“可以是可以,家里没有蘑菇了,现在山上估计也不好摘。”
“先烫熟晒着吧,等下午去镇上看看能不能买到蘑菇。”
“也行,那你搭个砖灶煮生蚝,我去准备午饭。”
黎念楠卤煮了一盘海鲜拼盘、清蒸了一只大龙虾、炒了西红柿鸡蛋,煮了魔芋红薯饭,两人吃过午饭就骑着自行车到邮局。
在镇上邮局排队给东北家里打了电话问候,黎父厂里估计放假了,一直无人接通,两人付了电话费取了两个大包裹又去了供销社。
啧啧,看到供销社人挤人的样子,黎念楠决定不挤进去了,真要说有啥必须买的倒也没有,没必要挤进去,大过年的,她可不想因为踩到谁闹不开心。
于是两人早早地回到家里准备继续搞大扫除、准备年夜饭。
“黎知青,你们怎么才回来啊,村里在分粮,你们赶紧过去排队吧。”邻居陈大嫂前面背着小宝,后面背着大竹篓,手上还提了个粮食袋子。
“啊?我们中午吃完饭就去镇上了,没听到广播。阿川你帮陈大嫂把粮食提回去吧,我先过去晒场排队。”
“行,要是我还没到,你把粮食放一旁,等我过去搬。”
说着,郑北川把自行车后座两个竹篓里的包裹挪到一侧,把陈大嫂的粮食放到腾出来的竹篓里,又让她把竹篓放在后座,他推着回去。
“哎,有劳郑营长!”陈大嫂前面几天也在晒场做芒果干,他们一家四口人这次分到24块钱,多亏了黎知青。
黎念楠看着自己工分登记簿上的150分,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哪里来的这么多工分,能想到的就是村长真把她搞蒸馏水、做年货礼盒的日子都算了工分。
她还上了刚来时借村里的40斤粮食,把剩下来的工分换成了5斤大米和一袋红薯土豆、半袋芋头、2斤花生油。又自掏腰包买了15斤大米。
难怪都说穹省人民吃不饱,一个青壮年一个月实打实最多做300个工分,2公分兑1斤粗粮,5公分兑1斤细粮。
一家人兢兢业业换粗粮还是能管饱的,但真的不能每天每顿地吃红薯芋头。真希望她试验田里的粮食能快高长大啊。
夫妻俩把粮食搬回家里后,简单收拾了院子,就没啥事要做了。
黎念楠突然想到昨天的爆米花自己没吃上几口,还是在家里浅浅地开了油锅,用刚分到的新米炸了一锅大米花,留小部分抓着吃,大部分熬糖浆压了米花糖。
又炸了芋头条和南乳红薯,没有面粉做炸浆,口感虽然差了一些,但比水煮红薯还是要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