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攻临沂 (第2/2页)
巩阿岱眼睛顿时亮了,“你是说围着他,吸引其他明军前来,再歼灭他们?”
阿济格没有回答,而是呵了一声,“我这次前来带了六千骑兵,让他们攻城,我有那么傻吗?况且,只要剿灭了各路援军,崇祯皇帝能逃过我大清铁骑的追击吗?”
“但吸引其他明军前来的前提是持续不断的对他们施压,让他们觉得我们时刻可能破城,这样他们才能不顾一切的杀来这里。这时不用这些汉人,难道让我们的士兵去抗下城内明军的弓箭?”
巩阿岱先是轻轻点头,接着又微微摇头,“但英亲王,粮草?”
阿济格摆了摆手,“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已经让孔有德派更多兵卒护送粮草,绝不让明军有可乘之机。况且,各路明军前来一定也会携带粮草,只要击败他们便不会再缺粮了。”
巩阿岱眉头高高蹙起,觉得阿济格有点太想当然了。但看他神色,也不敢再多言。
但阿济格却突然转向他,“巩阿岱,你组织一些悍勇之卒,若有机会,率领他们立即攻入城中?”
巩阿岱眼神有些发愣,“你刚刚不是说,…”
阿济格冷笑一声,“我当然不会轻易攻城,白白让我们的人丢掉性命。但若是城中的守军太烂,本王不介意早点生擒崇祯皇帝。”
柏永馥披甲立在城头,看那些百姓越来越近,他们穿着破旧的衣衫,脸上带着哀苦的神色,其中穿还插着幼儿的啼哭声和妇人的抽泣声,不禁红了眼睛。
他向两边看了看,所有士卒脸上皆露出不忍之色。
柏永馥闭眼哀叹一声,“阿济格是借此来乱我军心啊!”
片刻后,柏永馥又睁开了眼睛,大声道:“东虏是塞外蛮族,今日他们驱民攻城,明日破城就会屠尽城中老少。你们守护的是城中百姓,是大明江山。害死眼前百姓的不是你们,是阿济格,是东虏。”
“所有人,举弓,准备。”
“射!”
一声令下,羽箭抛洒而下,最前方的百姓当地死伤一片,人群中一片哭饶声,使人心痛。
他们都是临沂周边的百姓,或许和守城的将士还是同乡远亲。这样杀伤自己人,任谁心里都不好受。
但他们没有选择,若城破,死的人更多。
百姓看守军不停止,对生的渴望让他们向两边逃去,但奔来一群清军骑兵,转瞬间把他们全部斩杀,并将他们向中间驱赶。
动摇守军的决心,即使不能,也能用这些人消耗他们的弓箭。
这就是清军的策略。
当到达护城河边时,这些百姓已死伤过半,一路上都是鲜血和尸体。
近千兵卒跟在他们后面,前方士卒举着巨大的木制盾牌,结成一个巨大的方阵,护着后面的缓缓上前。弓箭射在盾阵之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但死伤并不多。
他们都是汉人,大部分都是新近投靠清军的,被拉到这里充当炮灰。
行到护城河边时,他们将一个个麻袋丢入水中,然后快步向后逃跑。
柏永馥眯眼看了一下,脸色微动,大声道:“他们是要填平护城河,不要管那些百姓,射击盾阵。
“轰轰轰!”
虎蹲炮对着下面猛射,从盾阵之中打开缺口,而弓箭从缺口射入,引起一片惨叫之声。
那些汉卒本就不是什么精兵,顿时慌成一团,亡命向后逃去。
一路留下一堆麻袋和无数尸体。
阿济格并没有指责他们,而是再组织兵力,用同样的方法向前。
而且之前的老弱也换成了青壮,每个人手中都提着麻袋。
待到傍晚之时,清军便填出了一个十丈宽的道路。
可以直达城下。
悠扬的鸣金声响起,清军撤了。
第二日,又是如此。
城中弓箭密度渐稀,清军填平了北门外的护城河。
第三日,清军攻势加强,投入了大量攻城车,以及更多的汉卒。
而守城明军也不计代价的向下抛洒弓箭。
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清军最终到达了城边。
城上滚石檑木落下,砸开盾牌,重伤下面的士卒,但很快又有人补上。他们高举盾牌,死死抵住墙壁。有滚油、开水洒下,士卒双手被烫的红肿,他们大声发出惨叫,却不轻易松手。
因为在盾牌的掩护下,有士卒拿着?头正卖力的挖墙角。
只要掘开城墙外壁的大青砖,里面就是土墙。即使是坚硬的三合土,但照样能挖动。
有更多士卒加入战争,他们推着云梯车,向城脚靠近。火箭,万人敌,虎蹲炮不断发射,杀伤清军。
从早晨到太阳下山,阿济格又攻了整整一日,没有丝毫停歇。但还如之前那般,他没有投入八旗兵。
朱由哲登上城头,看向撤退的清军,眉头紧蹙。
不远处,两辆云梯车正在燃烧,尸体到处都是。多是百姓的,基本上填满了整个壕沟。
有些还未死,在尸堆里挣扎,但没人去救他们。鲜血染红了护城河,各种武器丢了满地,一副惨烈到难以形容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