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将问题交给时间 (第2/2页)
在生活习惯上,要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能让人精神饱满,有更好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同时,适当运动也很关键,像跑步、瑜伽这类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促使身体分泌让人感觉愉悦的多巴胺。
在面对困难时,要尝试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丢了工作,不要只看到失业的消极一面,而是把它当作寻找更适合自己工作、重新规划职业生涯的契机。
在情绪调节方面,可以培养兴趣爱好。绘画、音乐等爱好能够让人沉浸其中,忘却烦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收获快乐和满足感。同时,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要正视它们,而不是压抑。当自己情绪低落时,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可以挺过去”“明天会更好”。
以下是一些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
一是调整呼吸。当感到焦虑时,试着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用鼻子慢慢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觉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感受腹部收缩,重复这个过程。深呼吸可以激活身体的放松反应,缓解紧张情绪。
二是进行身体放松。比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先紧绷脚部肌肉几秒钟,然后突然放松,接着是小腿、大腿、腹部等各个身体部位,依次紧绷和放松,这能帮助身体从紧张状态转变为放松状态。
三是转移注意力。可以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如果你喜欢阅读,就找一本好书沉浸其中;或者去做手工、绘画等,让自己从引发焦虑的事情中暂时抽离出来。
四是改变思维方式。当焦虑的念头出现时,尝试质疑它。比如你担心演讲会出错,就问问自己“这种担心是必然会发生的吗?”“就算出错了,真的有那么可怕吗?”用更理性的思维取代焦虑思维。
五是和他人沟通。和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他们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建议和支持,仅仅是倾诉的过程也能让你感觉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