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5)抉择 (第2/2页)
叶凯听了王强的话,稍微冷静了一些。他开始思考王强所说的话,也许王强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丁俊的能力确实不容小觑,如果他真的能像传说中那样精准地把握投资方向,那么这三个亿或许真的能带来巨大的回报。可是,风险依然像一把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王强见叶凯的态度有所缓和,接着说道:“我估计他这次过来做配资,肯定不是受刘老板的委托。不然以刘老板的实力,自己再追加投资3个亿,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所以上次过来找我们,是他背着刘老板做的。”
叶凯的眉头依然紧锁,他担忧地说:“王强,我们这个风险太大了。这三个亿不是我们自己的,都是借来的。万一亏了,我们不仅要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以后别说在这个行业里立足了,就连我们的下半生也估计要在监狱度过了。”
王强微微抬起头,眼神凝重而坚定,郑重其事地对叶凯说道:“叶凯,你以为我心里就毫无顾虑吗?咱们干这借贷生意,哪一天不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的?从投资者那里好不容易融来资金,转手借给他人,可谁能保证这借钱的一方不会突然跑路?这种风险时刻悬在头顶,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今这状况,倒不如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处,就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放手赌上一把。兴许这一把成功了,往后咱们就不用再在这风口浪尖上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只要这次能成,我们便可彻底上岸,下半生即便谈不上大富大贵、飞黄腾达,最起码也能衣食无忧,安稳度日啊。”
叶凯看着王强,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他希望王强能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一个既能降低风险又能抓住机会的办法。他的内心在挣扎,一方面是对未知风险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巨大利益的渴望。他知道,如果这次合作成功,他们将在商业领域迈出巨大的一步;但如果失败,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王强在心里权衡着各种可能。他想,也许可以和丁俊再商量一下合作的细节,比如设定一个风险止损线,或者让丁俊提供一些担保措施。但他又不确定丁俊是否会同意这样的条件。他的内心矛盾重重,既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又担心叶凯因为过度担忧而直接否决这个方案。
叶凯此时在心里默默盘算着。他想着自己这些年在商业场上的打拼,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这次的合作就像是一场豪赌,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去下注。他回忆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小投资项目,有的成功了,带来了一些收益;有的失败了,虽然损失不大,但也让他刻骨铭心。而这次,三个亿的规模,远远超出了他以往的任何一次投资。他担心自己一旦决策失误,不仅会毁掉自己的事业,还会连累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信任他的投资者。
王强在片刻的思索后,率先打破了这令人有些压抑的沉默。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思索后的明亮,语气沉稳地对叶凯说道:“叶凯,我琢磨了一下,咱们可以这样操作。咱们去证券公司开个户,三个亿的资金由我们来提供,然后让他在咱们开好的这个账户里进行股票操作。毕竟这是我们名下的账户,密码在我们手里,账户的每一笔进出、盈亏情况我们都能实时查看,如此一来,不就巧妙地化解了之前担忧的风险问题吗?并且我们可以拟定一份详尽的合同,明确规定好盈利之后的分配方式,赚得的利润咱们双方平分。倘若他们能够应允这个方案,那对我们而言,既规避了主要风险,又能将合作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叶凯听闻此言,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惊喜的亮光,仿佛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他激动地用力拍了一下王强的肩膀,由衷地赞叹道:“哎呀,兄弟,还是你脑子转得快,这办法确实高明!”但很快,叶凯像是又想起了什么关键之处,微微皱起眉头补充道:“强子,你看啊,咱们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资金的利息成本。这些资金大多是我们从别处借来的,利息可不低啊,多的话要 1 分 5 到 2 分的利,少的也差不多得 8 厘。这么高的利息,对我们来说成本压力实在太大了,而且资金使用的时长也难以精准预估,这其中的变数太多。我觉得在与他们合作的条款里,必须得再加一条,这借来的借款利息,不管是多少,都由我们双方共同承担。等赚了钱之后,先扣除各项开支,剩余的利润咱们再一人一半。我认为这条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王强认真地听完叶凯的分析,心中也对这利息成本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赞同地点了点头,毫不犹豫地说道:“行,就照你说的办。那你现在就赶紧给你同学唐卓打电话,把咱们商量好的这个方案跟他沟通一下,看看他们那边是什么态度。”
此时,叶凯的心里既有着对新方案的期待,又隐隐有些担忧对方是否会接受。他深知这通电话的重要性,一旦谈妥,他们或许就能开启一段全新且充满希望的商业征程;可若是谈崩了,那又将陷入之前的困境,甚至可能错失一些潜在的机会。而王强则在一旁满怀期待地看着叶凯,他相信这个方案已经充分考虑了双方的利益与风险,对成功合作抱有较大的信心,只盼着叶凯与唐卓的沟通能够顺利,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