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改名 (第2/2页)
“不然将来传到长安去,又祸害了他的家人。”杨仪回忆了一下之前街亭时候丞相的嘱咐,忍不住笑出了声。
———成都———
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诸葛亮又再一次看到了成都的城墙。
这一次得胜而归,不过丞相没有大张旗鼓班师回朝,但由于已经通过短波电台告知过刘禅,所以刘禅再次带着留守成都的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本来刘禅想着凉州这次大胜,斩获、俘虏更胜上次北伐,怎么也得出城三十里,好在郭攸之第一时间借着电台跟丞相打报告,这才把刘禅的计划按了回去。
而返回成都的丞相也第一时间向刘禅介绍了当前的凉州情况——根据他的判断,魏军经此一役,可谓损兵折将,粮草辎重亦损失惨重。其内部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平息相关负面影响、补充兵力与物资,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来进犯凉州。凉州如今局势渐趋稳定,正可派遣官员前往任职,真正消化北伐以来的胜利果实。
他打算挑选一批有才能、有操守的官员,前往凉州各地,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稳固秩序——目前凉州依然是以汉军北伐军的班子成员主管,魏军投降的官员协助,阳群一再表示他是武将,不是金城太守,如果廖立不能接任的话,至少从后方调人来治理此地。
而作为凉州刺史的魏延也对治理地方的兴趣不大,他见识过火药的威力后已经连夜改良了他的作战方式,要求以火炮和抛石机为核心,打造一支步兵部队,然后配上足够的骑兵作为协同,一路平推到长安,最后再进行穴攻,把火药埋到地下,把长安城墙炸上天。
当然诸葛亮不可能批准这种作战计划,一方面汉军根本没那么多火药,另一方面就算有,汉军也支撑不起又一场战争——之前迁徙民众又把他们安置回去极大消耗了汉军在凉州的储备,目前益州正在继续向凉州输送粮草,再加上新输入的魏军俘虏同样需要吸收转化,这些同样需要时间和金钱。
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刘禅当即表示“一切皆听丞相安排”,哪怕已经有所预期,丞相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这才不得不开口提醒:
“陛下心中可有甚么人选么?”
察觉到丞相在考教自己的刘禅立即坐正了身子,开始摆手指头数:“蒋琬费祎董永郭攸之他们肯定是不能去的,都乡侯、高阳乡侯他们也不合适去,中乡侯(辅匡)前不久刚去了南中,总不能让车骑将军(刘琰)去吧?”
刘琰自从荆州返回后潜心研究那本野史,前不久又让人往魏国方向放出“曹叡无德,乃当绝后”的留言,反正军事上不需要他做主,所以倒是甘心当个吉祥物。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陛下考虑周全,不过陛下说的这些人都是国之重臣,去凉州任职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
“那相父一定有好的人选了,快告诉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