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外公的珍藏 (第2/2页)
张扬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安排。
安排在下午三点,等人家杨副台长午休完,就直接连麦他进行定级。
……
下午一点半,直播准时开始。
不过今天情况有点怪,张扬吆喝了半天,迟迟没有等到宝友申请连麦。
虽然直播间的人气依旧火爆,但连续几天的鉴定过后,好像直播间的宝友们都透支的很厉害,大家都只想看鉴宝,而不想被鉴定为C级的废物。
张扬想了想说:“兄弟们应该有不少人都回家准备过年了吧,其实大家也可以让家里的长辈来鉴定一下藏品的。”
“古董收藏嘛,主打的就是一个老少皆宜……”
这番话好像有点作用,几分钟后,张扬收到了今天第一个连麦申请。
上来的宝友是位女大学生,她和张扬打了下招呼后,马上就把压力全给到了她外公身上。
“外公,这个就是我跟你说的专家,所有的古董,不管再复杂,只要经他一看,一眼就能帮你看出真假。”
“你要不要试一下?”
“要得!”女宝友的外公用带着浓厚巴蜀地区的口音回答道。
“张大师,等会儿要是我外公收藏的东西有问题,请你一定嘴下留情啊,他绝对不是国宝帮,就是喜欢用退休金在古董摊上买些小玩意儿。”
“妹妹你放心,我是专业的。”张扬冲镜头比了个OK的手势。
老爷子上来第一件东西,就很有水平。
一件青铜的军持(净瓶)。
张扬在印尼的时候见过明代陶瓷的军持,那种是摆件,但老爷子这件铜军持的造型,显然是实用器了。
“老爷子,这件东西买来多久了?”
“有五年了,我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当时买的时候,感觉上面这个绿锈,像是老古董才有的锈,所以花了五千块买的。”
“五千块?有点太贵了。”
“这是一件唐代造型的军持,东西是假的啊,上面的锈色很明显浮在表面,是化学药剂做出来的。”
“不信的话,可以用刷子刷一下,会发现外面这层锈色非常的浅……”
张扬深入浅出的解释了一下,也没说得多仔细。
和这些长者讨论东西的真假,向来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不过宝友的外公还是挺好沟通的,没有抬杠,而是恍然的嘀咕说:“哦,假的啊,那让人给我骗了。”
“老师,东西要是对的话,能值多少钱啊?”女宝友问。
“唐代的不让拍卖,就算放在几年前国外的拍卖会上,这类古董也就卖个两万左右。”
女宝友听完马上转述给她外公:
“外公你听到不得?这种最值钱的也只值两万,以后不要再买了。”
“好好好,我晓得了。”老爷子连声答道。
【意思是捡到真的也不算漏,就没必要捡】
【有道理啊,买这种破烂就算是真的也不值钱,还不如去碰碰运气买元青花呢】
【老爷子的心态不错,换我爸的话,这会儿已经和老师杠起来了】
老人家的第二件藏品,也是金属器,但是造型非常的奇特。
张扬第一眼都没认出来。
还是宝友展示了一下东西使用的方式,才看出来,原来是一件可以折叠的便携式油灯。
灯的主体形状像酒杯,上面有船篷形的盖子。
盖子的一半打开以后,可以翻转立在在另一半的上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灯盏,灯盘内部有桩子用来固定灯芯。
灯盘与灯体连接的地方,用可以活动的轴连接。
这种轴,在古代被称为“辘轳”,所以这种灯,又叫“辘轳灯”。
不过张扬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官帽灯。
因为盖子合上以后像一个官帽。
“这官帽灯不错啊,年代够的上明晚期了。”张扬给老爷子竖了个大拇指,问他,“您这东西是祖传的吗?还是在古玩市场收的?”
“这个油灯,还是我婆娘出嫁的时候,她们娘家的陪嫁哩,到现在也有六十来年了。”
“哇,看来老爷子您老丈人家里,当时也是有点实力的。”
“是啊。”女宝友接着张扬的话往下说,“我外婆当时家里很有钱的,外婆的父亲还在县里当过官,不过后来家道中落,也就不剩什么宝贝了。”
“这件东西还是前几年,老家拆房子的时候,从二楼的杂货堆里翻出来的,被我外公给藏起了。”
“东西不错,虽然现在市场价不高,也就一万块左右的样子,但这样的东西还是有收藏的价值。”
这次,女宝友没有直接翻译张扬的话,而是对她的外公说:“外公,这个油灯送给我好不好?”
“我想拿回去放在桌面上当个小摆件。”
【哇,这也太直白了】
【外公估计怎么都想不到,外孙女带她鉴宝是为了爆米】
【有点离谱了,一定要在直播里说吗?】
【估计是周围还有其他亲戚吧,先下手为强】
“咳咳。”张扬也觉得宝友的行为不太提倡,咳嗽了两声,“宝友,我们这边还在直播呢,注意点影响。”
“老师你误会了,这东西我不拿走的话,肯定会被我舅舅给卖掉,我外公家好多宝贝都是被他给卖了,而且他还不孝顺……”
“额,家事我不方便评价,你这边还有其他的东西要鉴定吗?”张扬问道。
“有的有的。”女宝友听出张扬催促的意思,赶紧换了另外的古董展示在镜头里。
这次是满满一抽屉的银元、铜钱和银元宝。
张扬看的一愣,抽屉里的东西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十件吧,看来还真是大户人家。
“我们就挑特殊的鉴定吧,你把那个银锭,就是上面有三个印章的,拿起来我看一下。”张扬指挥道。
“这个吗?”
“没错,来,我看一下上面的字。”
“这写的是【黑井黄恕】。”女宝友帮张扬分析道。
“那这东西,应该就是清晚期,嘉庆道光年间,滇省那边流行的一种银锭,叫做【三槽银锭】。”
“你家这枚银锭很有说法的,黑井是当时滇省非常重要的盐井,这种带着盐井名字的银锭,叫做盐课税锭,官方铸造的用来纳税的银锭,存世量非常的稀少。”
“那现在大概价值多少?”
张扬看了看参考价回答说:“价值在7万左右。”
女宝友:“外公,这块银锭……”
张扬:666!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