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乱三囯归墟 > 第17章 汉宗亲刘璋

第17章 汉宗亲刘璋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乱三囯归墟!

刘璋身着华服,身姿凝重地站在城楼上,双目满含忧虑,静静地望着城外那广袤无垠的山川大地。

这益州之地,看似一片安稳祥和,实则暗潮涌动,危机四伏。

他深知自己虽身为一方诸侯,看似位高权重,实则如履薄冰,面临着诸多难以应对的威胁。

就在此时,一名谋士神色匆匆地赶来,脚步慌乱,衣袂翻飞。

“主公,曹操已派人送来书信,言辞间似有劝降之意。”

谋士的声音急促而紧张。

刘璋接过信,展开信纸,那苍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

看罢后冷哼一声,

“曹操此举,不过是想兵不血刃拿下我益州,吾岂能如他所愿。”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坚决,手中的信纸被揉成一团。

谋士微微躬身,腰弯成一道谦卑的弧线,

“主公英明,然曹操势大,若要与之抗衡,恐需联合刘备。刘备以仁义着称,或可为助力。”

谋士的话语在风中飘荡,带着几分谨慎和期待。

刘璋眉头紧皱,如两道深深的沟壑。

他在城楼上缓缓踱步起来,每一步都显得沉重而犹豫。

他知道刘备素有贤名,仁义之名传遍天下,可人心难测,一旦引入,是否会引狼入室,成为心腹大患?

但如今局势危急,若不冒险一试,难道真要眼睁睁地拱手将祖宗基业相让?

刘璋咬咬牙,那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终于下定决心,

“速去安排,邀请刘备前来共商大事。”

言罢,眼神坚定地看向远方,只是那眼底仍藏着一丝不安与犹豫,仿佛一层薄薄的云雾,挥之不去。

数日后,刘备带着张飞、子龙及一干亲信,浩浩荡荡地来到益州。

旌旗飘扬,马蹄声响彻云霄。

刘璋亲自出城相迎,只见刘备仪表不凡,身姿挺拔如松,双目炯炯有神,身后众人也是威风凛凛,甲胄鲜明。

“刘皇叔大名,璋早有耳闻,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刘璋满脸堆笑,那笑容中既有真诚的欢迎,也有难以掩饰的焦虑。

“刘益州客气了,备听闻益州有难,自当前来相助。”

刘备还礼道,声音温和而坚定,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

进城之后,刘璋设宴款待刘备一行。

府中张灯结彩,歌舞升平。

酒过三巡,刘璋面色微红,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道出心中忧虑,

“这曹操虎视眈眈,我益州危在旦夕,不知如何是好啊。”

刘备拍着胸脯保证定会全力对抗曹操,

“刘益州放心,有备在,定不让曹操得逞。”

然而宴席间,刘备的目光不时扫向城中布局,那亭台楼阁、街道巷陌,心中暗自盘算着未来的战略。

几日后,刘备借口巡查边境,带领部分兵力外出,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实则暗中联络当地一些不满刘璋统治的势力,并许以重利,金银财宝、高官厚禄,诱惑着那些人心动。

同时,他命诸葛亮悄悄绘制益州地图,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城门、每一处关隘都详细标注,以备将来之用。

刘璋身边的谋士渐渐察觉到刘备的异样举动,那偷偷摸摸的联络,那神秘的外出巡查,赶忙提醒刘璋小心。

刘璋心中一惊,如同被冷水浇头,开始对刘备有所防备,增加了城防兵力,加强了巡逻。

但表面上仍装作若无其事,依旧与刘备虚与委蛇。

刘备也感觉到刘璋态度的转变,双方之间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看似风平浪静,实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争斗即将拉开帷幕。

一日,刘璋再次设下酒宴,邀刘备前来。

刘备带着几分疑惑前往赴宴,心中揣测着刘璋的意图。

席上,刘璋强装笑颜,举杯说道:“皇叔近日巡查辛苦,此杯敬皇叔。”

刘备笑着接过饮酒,那酒水在喉间滑过,却带着一丝苦涩。

酒至半酣,刘璋放下酒杯,那酒杯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缓缓道:

“皇叔,我近日听闻一些流言蜚语,说皇叔在外似有异动。”

刘璋的目光紧紧盯着刘备,试图从他的脸上看出端倪。

刘备心中一紧,仿佛有一只手紧紧揪住了心脏,但面上却不动声色,

“益州牧这是信不过备了?

备一心只为抗曹,绝无他意。”

他的声音平静,却暗藏波澜。

此时,厅外忽然冲进一群士兵,铠甲碰撞声清脆作响,将刘备等人团团围住。

刘璋站起身来,神色严肃,

“皇叔莫怪,璋也是为保益州安宁,还请皇叔在此暂留些时日,待事情查明再说。”

刘备大笑起来,那笑声在厅中回荡,带着几分豪迈与不羁,

“看来刘璋兄还是不够爽快。”

说罢,手一挥,张飞、赵云瞬间抽出武器,寒芒闪烁,原来他们早有准备,身上的气势如虎狼般凶猛。

两方僵持不下之时,城外忽然传来喊杀声,震耳欲聋,原来是刘备预先埋伏的军队攻城了。

刘璋面色大变,如白纸一般,指着刘备大骂:

“你果然是背信弃义之人!”

刘备冷哼一声,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今日这益州我势在必得。”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一员大将骑着马飞奔而来,马蹄声如急促的鼓点。

众人定睛一看,竟是法正。

法正来到阵前,大声喊道:“主公且慢动手,刘皇叔此举实乃无奈之举。”

他的声音急切而诚恳。

刘璋怒视着法正,

“你这叛徒,还有何颜面出现在我面前。”

刘璋的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法正下马向刘璋行了一礼,动作恭敬而迅速,

“主公,如今曹操大军压境,若益州内部再互相争斗,只会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

刘皇叔心怀天下,若主公肯与皇叔携手,共御外敌,定能保益州太平,成就一番大业。”

法正的话语如连珠炮般,急切而有力。

刘璋听后,心中犹豫起来,那犹豫如同风中的火苗,摇摆不定。

刘备见状,也收起了兵器,

“刘璋兄,方才多有冒犯,法正所言甚是。

只要你我同心,曹操不足为惧。”

刘备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

刘璋思考良久,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叹了口气,

“罢了,就依你之言。

只是这益州之事,还需由我做主。”

刘备连忙点头称是。

于是,刘备撤军城外扎营,营帐连绵,如同一座座小山。

刘璋重新整顿城内防务,加强巡逻,储备粮草。

两人开始商议合作抗曹之事,而法正则成为了双方沟通联系的关键人物,在他的斡旋之下,刘备与刘璋暂时放下嫌隙,共同应对来自曹操的威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看好这份联盟。

张任便是其中之一,他一直忠心耿耿于刘璋,对刘备的到来本就心存疑虑,那怀疑如同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此刻更是觉得这是引狼入室,如同眼中钉肉中刺一般难以忍受。

一日,张任秘密求见刘璋,

“主公,刘备此人野心勃勃,虽说法正说得好听,可我们怎能轻易相信他?”

张任的声音急切而愤怒。

刘璋却摆摆手,

“事已至此,且看其行吧。”

刘璋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疲惫。

张任见劝说无用,便暗自决定要找机会除掉刘备以绝后患。

那决心如同钢铁一般坚定。

不久后的一次军事会议,各方将领皆在营帐之中,气氛严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