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军需的压力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
姜元仍旧在抱着苏宁的尸体大哭,
宋庐面容苦涩,上前将他拉开,帮着梁军将士收敛了苏宁的尸体。
“大帅,咱们现在进吗?”
程名振凑在林时身旁,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的关城。
林时点点头:“大军不必全部进城,这十一万大军请降,山海关的四万大军便不足为惧,尔速速行分兵之策,留下一半的人手打散雁门关降兵的编制,余下的人手随我一道前往山海关招降最后的四万魏!”
“得令!”
程名振拱手领命,带上亲卫转身深入大军之中传达林时的军令。
傍晚时分,林时麾下二十万大军一分为二。
其中十万大军入城,解下了城中降兵的兵刃,将降兵的编制打散之后分开看管。
林时分别用姜承和姜元的名义朝山海关守军发出了两道召令,命山海关守将前来雁门关受降。
当然,林时也不指望两封召令便能招降山海关四万大军。
毕竟山海关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
并且山海关后面,便是广阔的辽东平原。
辽东平原土地肥沃,一年虽有大半年处在冰天雪地之中,但得益于辽泽干涸后留下来的黑土地,哪怕只有半年时间能够耕种,依旧成为了大魏的主要粮食产区。
若那四万大军起了割据的心思,完全可以关上山海关大门,将辽东变成一个国中之国。
林时不会去赌山海关的魏军对大魏有几分忠心,他更信任手中的枪炮。
因此,召令甫一发出,林时便也带着麾下十万大军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路程。
大军穿过燕山山脉,时间也来到了二月份。
但哪怕现在已经是中原之地传统意义上的春天,燕山山脉以南,和燕山山脉以北的气候两个地方的气候仍旧是两个极端。
燕山南端,雁门关以南,已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景象。
而燕山以北,依旧是冰天雪地。
十万大军在无尽的雪原之中艰难跋涉,让包括林时在内的所有人都苦不堪言。
“该死的,这都二月份了,这辽东的天怎么还这么冷?”
程名振跟在林时身旁,嘴里忍不住骂骂咧咧。
林时也是脸皮皲裂,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他在河套的时候也冷。
但河套地区毕竟是大梁自己的地方,不管是后勤补给还是大军本身拥有的物资都不少。
而现在,这十万大军一踏入辽东冰原,后勤便有些吃力了。
补给线拉得太长,御寒的物资跟不上。
这就导致军中连林时这个主帅都已经没有多少木炭用来取暖。
他揉揉有些刺痛的脸颊,目光移向一旁面色黯然,像是行尸走肉一般的姜元身上。
问道:“三殿下,可还能坚持?”
听见林时的声音,马背上的姜元不由得一愣,旋即下意识摇头,然后又赶忙点头。
这些日子,姜元这一路上基本不怎么说话。
虽然林时给了他相应的礼遇,但在国破家亡面前,哪怕他再怎么少年心性,也没办法做到完全释然。
林时沉默一下,抬头看了看天色,转头对着程名振吩咐道:“传令下去,全军就地休整一日吧,等一下李瑷的补给线,不然咱们早晚冻死在这冰天雪地里。”
程名振扯了扯嘴角,默然颔首,转头对着传令兵下达了扎营的命令。
辽东的天气,实在过于恶劣了。
若后勤补给能跟得上,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他们已经远离神都三千余里,再加上大魏国中并不安宁,时常有流寇乱军袭扰道路,便导致粮食转运困难。
而今军中虽仍有半月粮草未曾消耗,但这冰天雪地的,谁也不敢保证下一批粮草什么时候能到。
大军扎下营寨,林时命将士们生火做饭,旋即召集军中诸将至帅帐中议事。
当然,一起到来的,还有姜元和宋庐。
林时坐在主位上,目光从眼前众人身上扫过,见除了留守雁门关的李晟和裴颂之外,其他将领都到了,也不再浪费时间。
直言道:“诸位,如今我等刚刚出了燕山山脉,距离山海关至少还有半个月的路程,但我军中粮草仅能维持半个月所食,下一批粮草又不知何时能到,不知诸位,可有什么想法或者打算?”
林时话音落下,诸将顿时一愣。
就连姜元和宋庐都有些诧异。
军中粮草不济,这样的事情,也是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吗?
而且,还丝毫不背着他们两个前朝余孽?
林时将诸将的表现尽收眼底,目光缓缓移向了坐在角落里的姜元和宋庐。
很显然,他问这个问题的主要目标,便是姜元和宋庐。
注意到林时的眼神,姜元和宋庐又是一愣。
两人不自觉对视一眼,脸色都有些难看。
显然,他们也明白,林时这是要将难题交给他们两人处理了。
只是两人虽然有些吃惊,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意外。
如今的辽东,还在大魏边军的手中,而他们两人虽然降了大梁,可大魏余孽的身份始终是悬在他们头顶上的一柄利剑。
因此,两人也清楚,他们需要一个向大梁表忠心的机会。
而现在,林时主动将这个机会给了他们。
若他们能解决辽东粮草短缺的问题,甚至都不用寻到能让十万大军吃上多久的粮草,哪怕只是一日,林时也会真正的接纳他们。
想到此处,姜元就想起身回话,但在关键时候,被宋庐按住了肩膀。
姜元愕然侧目与宋庐对视。
宋庐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旋即起身朝林时拱手道:“大帅,末将倒是有一个粗略的想法。”
“哦?”
宋庐的话音刚起,便引得众人侧目。
林时哦了一声,面无表情的看着宋庐道:“宋将军有话不妨直言!”
迎上这么多人打量审视的目光,宋庐心里不由有些紧张。
但想到苏将军临终前的遗言,他还是硬着头皮道:“大帅,末将以为,我军完全可以将雁门关,作为大军补给粮草的中转站,以此来缓解太安城后勤压力过大的难题。”
“嗯?”
林时来了兴趣,笑道:“说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