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乐途盛景引众议,艺海知音解君忧 (第2/2页)
“你觉得这次的《费德里罗》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就是《费德里奥》呀。似乎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呢。”
我把刚刚在看的报纸拿给她看,她微微皱了皱眉头。
“别的不说,说这次不像你的风格,我觉得,好像不是这样。”
她点了点头。
“当然,像菲利普·克拉斯那样的大师比我厉害得多。”
她似乎是在说菲利普·克拉斯。
“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不太了解你。这次准备的曲子确实忠实于原曲,和以前积极编曲的风格有所不同。”
她口吃的毛病已经改善了很多。
“仅仅用强烈或者独特的诠释来评判是错误的判断。不墨守成规……为了完美的演奏,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不是吗?”
这正是我想听的话。
这段时间,通过一些人,我不断被指出我的音乐可能会破坏古典音乐固有的音乐性。他们都以我无视传统上一直遵循的诠释为依据。然而,为了卓越的演奏,无论是之前的实验性尝试还是顺应时代的演奏,本质上都不应受到限制。那些只是不理解这一点的人在说胡话罢了。
这也是追求完美演奏的我、富尔特文格勒以及柏林爱乐乐团的精神所在。
“你呀,好像什么都懂似的。”
“这样的你看起来更棒哦。”
她轻轻晃动着手指。这是火灾之后养成的习惯,每当有想说的话时就会这样。不出所料,她开始说起乐团成员们的事情。
“乐团成员们也都知道。因为他们亲自参与演奏,所以他们知道你找到了最棒的演奏方式。”
从她的表情能看出她也在担心。
“只是担心你太忙了,以至于没办法演奏自己想演奏的音乐。大家都在担心这个,诺伊尔先生也是。”
“别担心。”
我喝完茶杯里的茶。
“柏林爱乐乐团不是阻碍。它是我能够实现梦想、能够帮助我达成心愿的地方。”
环顾世界,能像这样汇聚众多顶尖演奏家的地方寥寥无几。而且,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也并非易事,所以反而是他们在给予我帮助。他们是非常特别的朋友。
“嗯。”
原本一脸担忧的谭允静点了点头。
另一方面。
留在柏林的弗兰茨·彼得深深地沉浸在第一天观看的《费德里奥》之中。
贝贝和古斯塔夫·策尔纳。
这两位天才重现的伟大歌剧,在年仅 15 岁的少年心中点燃了炽热的火焰。因生活困苦,连一部完整的电影都未曾好好观看、一本书都未曾悠闲品读的弗兰茨,《费德里奥》的故事对他而言充满了强烈的吸引力。而如同救世主般的贝贝的指挥,对他来说就如同神圣的法典。在他心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少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歌剧《费德里奥》。
他心中如火焰般炽热的情感,化作了对《费德里奥》深入探究的渴望。弗兰茨·彼得连续一周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只是反复钻研贝贝留下的乐谱。
“为什么?”
“啊,原来是这样。”
“太厉害了。真的太厉害了。”
在天才的眼中,贝多芬的创作意图,以及将其进一步升华的贝贝的用心开始逐渐明晰。弗兰茨凭借自身的探索欲,开始自行填补那些正规课程无法满足的知识空白,并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哥哥,吃点东西吧。”
无论周围人说什么,他都无法产生这样的念头。他只是一味地探索。这样的状态在十天后愈发强烈。
弗兰茨·彼得渴望再次确认自己所学、所发现的一切。他想要像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首场演出那样,亲身去感受,而非仅仅通过流媒体观看。
‘下一个城市是哪里来着?’
布拉格 o2 体育场的演出已经在进行中。
下一站是慕尼黑。
然而,当弗兰茨查看演出日程时,想起在演出开始前所有门票就已售罄的事实,不禁陷入了沮丧。
‘要不要试着请求一下呢?’
弗兰茨犹豫着是否要向贝贝表明自己想要亲临现场观看演出的想法,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他已经得到了太多,对于这个还不习惯“接受”的少年来说,这是一件极为难为情的事情。他将自己的烦恼倾诉给了同在“乐队”的达莱。
“直接请求不就好了?又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坐不了观众席,但让你在休息室待着应该可以吧?”
“即便如此也还是很不好意思啊。”
“我刚开始的时候也这样,后来赚钱还了就好了。闭上眼睛努力就行。我也欠贝贝很多钱呢。”
达莱一边掰着手指计算一边沮丧地说道。
“现在还剩 500万呢……”
其中大部分是医疗费和学费。
自从加入乐队,他开始用年薪的 50%偿还债务,但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还清。更何况他还是合同工。
达莱用力地叹了口气,坚定了信念后走进了录音室。
弗兰茨不知所措,只能待在乐队练习室。他呆呆地看着与《费德里奥》演出日程相关的宣传册,忽然。
“咦?”
他发现罗马阿雷纳迪维罗纳的特别演出,只有持有阿雷纳迪维罗纳歌剧节 VVIp 门票的人才能特别入场。
担心费用过高,平时只有必要时才会使用手机的弗兰茨,拿出手机战战兢兢地搜索相关内容。
“3370 欧元?”
看到阿雷纳迪维罗纳歌剧节 VVIp 门票价格的弗兰茨,眼睛差点瞪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