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肖邦《C 大调练习曲》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贝多芬重生华夏!
《重生的贝多芬 108 话》
当得知能够参加“cREEK”地区预赛的钢琴项目,也就是 6 月的全国学生钢琴比赛(坎托)时,崔志勋坚定地点了点头。
虽然之前受到了打击,但看到他下定决心的样子,我也再次坚定了要全力以赴的决心。
“这小子,为什么要加变奏啊!”
“这样听起来不是更好吗?”
“话虽如此。”
全国学生钢琴比赛的初赛于 3 月 22 日(周六)和 23 日(周日)分两天进行,规定曲目只有一首。
肖邦的《c 大调练习曲》op. 10 No. 1。
这首曲子和声跨度较大,需要身体灵活地配合演奏,虽然我目前的表现还不能说十分完美,但凭借着略有成长的身体和技巧,也足以驾驭。
对于 8 岁到 19 岁的学生来说,要完美演奏这首曲子颇具难度。
“不是,不是说变奏会成为扣分因素吗!你听我说啊!”
“……知道了。”
这演奏可真无趣。
准确把握作曲家的意图固然是出色的演奏,但这样一来,所有超越常规的钢琴家们就都会演奏出相同的版本。
就像计算机一样。
当然,不进行变奏也能演奏,但有这样的限制就变得十分无趣了。
要是当了评委,就得整天听相同的曲子,而且还得听两天,光是想想都觉得可怕。
结束练习后。
3 月 22 日,我和洪成、林秀英一同前往厦门地区初赛场地。
当然,父母和彩恩一家也都一起。外公因为有事没能来,显得十分遗憾。
“不用特意来也没关系的。”
“说什么呢。我们儿子参加比赛,当然要全力加油了。是吧,彩恩?”
“是的!”
“会很无聊的。”
再好的曲子,像机器一样重复几十遍,也会让人厌烦。
幸好是上午的顺序,应该不会出现那种情况,但在我之前演奏的就有二十多人,对家人们来说可不容易。
更何况。
“贝贝!是贝贝!”
“他也来参加了?”
“为什么偏偏在厦门啊?”
我也不太想听到这些千篇一律的反应。
“贝贝先生,请这边看一下!”
“这是首次参加比赛,是为明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为目标进行准备的吗?”
“今天很抱歉!请在比赛后再进行采访!”
我也不太想让记者们蜂拥而至,不停地按快门或者拿着麦克风提问。
彩恩突然被周围的人叫嚷、欢呼,或者被人盯着看、提问,吓得紧紧抓住我的手躲在我身后。
我自己也还不太习惯这种情况,她这样也无可厚非。
好不容易情况得到控制,和同行的人打过招呼后,我们前往了候场室。
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 8 岁到 19 岁,但小学低年级的选手几乎没有。
“……看,是贝贝。”
“真的来了。”
“他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啊。”
“就是啊。就算通过初赛又能怎样。反正冠军肯定是他。”
对于那些已经丧失斗志的人,我毫无兴趣。
我闭上眼睛,再次回想起今天要演奏的肖邦练习曲,这时候场室里设置的显示器传来了第一位参赛选手的演奏声。
失误。失误。失误。
连琴键都按不对,节奏更是混乱。
下一位参赛选手也是。再下一位也是,虽然其中有稍微好一点的孩子,但所有参赛选手都连基本的要求都没达到。
‘崔志勋的水平好像比我想象的要高。’
之前我以‘那个年龄段孩子的实力’为标准时,觉得崔志勋只是普通水平,但现在看来他的实力相当不错。
相比之下,有着宝石般天赋的彩恩更加耀眼。
“27 号参赛选手,贝贝先生。请上台。”
我从座位上站起来,瞬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我能清楚地听到人们的窃窃私语或者小声议论。
“哼。”
“轮到他了。”
“他会演奏得多好呢?”
崔志勋明天也要在这种氛围中演奏吗?以他的能力,初赛肯定轻松通过,但他要如何克服这种压力和嫉妒呢?我不禁有些担心。
但很快我就抛开了这种想法。
我大致了解他的家庭环境。
在那样的家庭中还能阳光正直地成长,他不会因为这种事而动摇。
走上舞台后,我向为我加油的家人、彩恩一家以及洪成打过招呼后便坐了下来。
‘果然。’
‘能如此完美地演奏如此高难度的曲子。’
‘嗯……’
前来担任评委的人们一上午都面无表情,看到贝贝出现时,甚至露出了些许欣喜。
他们原本就期待着能亲耳听到这位已被称为“大师”且在世界范围内声名远扬的天才的演奏。
果不其然。
与他平时的演奏相比虽然略显平淡,但在准确演绎规定曲目方面却堪称完美,令人惊叹。
可能是为了比赛而大幅收敛了个性,而这一点也让评委们更加满意。
因为如果贝贝展现出原本的演奏风格,评委们可能会感到为难。
对于评委们和前来观看的观众们的耳朵来说是种享受,但按照比赛标准只能如此评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