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危机:开拓星野(中)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创世:我的神界是地球!
只可惜这伟大时代的背后,仍有千年不变的蝇营狗苟。十余颗星球理论上足以承担几十家垄断级星企的开发,可各家星企仍想走马圈地,再加上这些星球上的执法权高度空缺,马斯克又在刻意纵容乃至刻意引导,便导致流血事件频繁爆发,直至最后,这场开荒运动彻底走向了“旧殖民主义”,即帝国主义之间为了资源与土地进行的血腥存量竞争。
不过相比于大航海时代,实际上,这场开拓星野运动的内核更与西进运动类似,因为私这场运动主要参与者不是各国政府,而是私企与富豪冒险家。
从此角度看,这场运动其实具有极浓厚的美式自由主义色彩,而很令人玩味的是,马斯克主义的一大核心主张,就是重现美国开拓时代的牛仔精神。
但实际上,这场运动的内核一开始根本不是这样,别说是火药味了,相反,由于研发星舰需要大量资金,且存在极高的技术门槛,绝大多数星企一直与其他星企存有深度、密切的合作与联系,所以即便是基于旧日共事情谊,也不可能面对数百年内根本不可能开采完的巨量资源大打出手。
事实上,如果星企之间真会一开始就相互使绊子,根本不会造就千舰共同进军星野的壮观盛况。要知道,整个荧西的民用星舰总共只有不到三千艘,如果没有提前协商,以荧西的空旷,星舰突破大气层时的最快速度,只会每天在天上看到稀稀拉拉的飘过白烟,至于星舰,仅凭肉眼不可能看到。
所以可以确定,这场开拓星野运动,绝不可能一开始就具有零和博弈意味,而且如果根据时间线倒推,一切冲突都有迹可循,并且集中爆发在马斯克于众议院提出设立“星际主权法案”之后。
星际主权法案,这是一条根本不可能会被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因为即便德恩政府倒台之后马斯克竭力对联邦政府施加影响,但美国联邦政府上下仍在坚定执行“拆分垄断星企”的政策,因为美国作为一个“政治有机体”,就算已经病入膏肓,也不可能失去最基本的免疫能力,会出于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对马斯克集团这个“恶性肿瘤”进行攻击,哪怕完全于事无补。
可作为全美国最有权势之人,马斯克便不清楚这些么?答案自然为否,实际上,对于马斯克来说提出宪法修正案并非实行目标的过程,本身就已经达成了结果。
资本逐利,更会攫权。马斯克此计,实际上是一招阳谋,明晃晃告诉其他星企,你们完全可以像我一样,成为荧西的无冕之王。
资本的贪婪本性,便导致了无论行业风气多么无私包容,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都必然会催生出具有野蛮、血腥、冷漠且不顾道德约束特制的潜在垄断资本家,并最终将其他不够野蛮、不够血腥、不够冷漠乃至太过道德的资本家挤出市场。
不过结合现实来看,与其用“催生”一词,更不如说是从潜意识里激发了各大星企总裁的野心与欲望。开拓星野运动开始后的第二个月,随着几十家星企在各颗星球站稳脚跟,开始陆续有公司宣称拥有了某星球某地区某矿区的所属权,这马上引发连锁反应,一家又一家公司有模学样,争先恐后勘测矿脉,只要发现就会立刻宣布对矿脉的所属权,哪怕连一个哨所都没有在矿脉上建立。
这股风气越刮越大,直到最后演变为了纯粹的走马圈地。马斯克见势,借助集团旗下的几家媒体,旧事重提,在几篇标题为回顾近年大事记的文章中,明里暗里提及美国当年为了组建白鹰舰队匆匆通过的《太空武器私人化法案》,进一步刺激了各大星企的野心,将局势导向了更深度的混乱。
权力固然迷人,但相比起海量的待开发资源,人力均捉襟见肘的各方星企,到底还是做出了相对理性的决定,没有进一步爆发冲突,纷纷私下进行谈判,初步划定边界,就当下勘测的矿脉兴建矿区,进行开采。
然而,马斯克对这样的结果早有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