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对这场晚宴的期待 (第2/2页)
那饭菜在碗中堆得高高的,热气腾腾,萝卜、白菜和土豆相互交织在一起,汤汁在碗中荡漾着。
他双手捧着碗,迈着稳健的步伐,恭恭敬敬地走到李义面前,微微弯腰,将碗递上。
“李营长,您先吃。这第一碗饭必须得您吃,要不是您,我们这些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您带领着战士们冲锋陷阵,出生入死,才让我们的村子重获安宁。这是我们全村人的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老人的声音略带颤抖,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的眼睛注视着李义,眼神中透露出真诚和敬意。
只见他猛地挺直了那原本就挺得笔直的腰板,身姿愈发挺拔,宛如一棵苍松屹立在寒风之中。
他的目光诚挚而炽热,缓缓地扫视着周围每一位村民的面庞,那目光仿佛带着温度,能温暖人心。
随后,他大声说道:“乡亲们,咱们这些士兵,打从穿上这身军装的那一刻起,心里就只装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我们一生的使命和担当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绝不能搞特殊。”
“哪怕是面对这样一顿充满大家深厚心意的饭菜,我们也不能有丝毫的例外。”
“我们怎么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呢?又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先去享受美食呢?这顿饭必须先让百姓们吃,大家这段时间为了筹备晚宴,忙里忙外,从地窖里翻找食材,到树林中砍伐柴火,再到厨房中精心烹饪,每一个环节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都辛苦了。”
“大家都需要好好补充体力,只有吃饱了,才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村子。等百姓们吃完了,我们士兵再吃也不迟。”
士兵们听了李义的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纷纷如同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齐刷刷地挺直了身姿,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排练。
他们用力地点头,那点头的幅度之大,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传递给每一个人。
他们身姿挺拔地站在一旁,那整齐的队列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李义话语的深度认同,那目光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明亮而坚定。
同时,也展现出作为军人的钢铁般的坚定纪律性,每个人的目光都炯炯有神,仿佛在向村民们诉说着他们的忠诚与决心,让村民们感受到他们的可靠与安心。
村民们见李义态度如此坚决,虽然心中觉得有些为难,但他们与李义相处已久,深知他那如牛一般倔强的脾气。
他们明白,再怎么劝说也拗不过他。
于是,李义迈着稳健而有力的步伐,如同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亲自走到那口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锅前。
那口大锅,锅身黝黑,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金属的光泽,锅中的大锅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袅袅热气升腾而起,模糊了周围人的视线。
李义伸出手,那双手宽厚而有力,他紧紧地握住勺子,手臂上的肌肉微微隆起,显示出他的力量。
准备为村民们盛饭。
村民们见状,自发地在锅前排成了一排,秩序井然。
队伍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此刻眼中却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有身强力壮的中青年,他们的身姿挺拔,静静地等待着,眼神中充满了对李义的尊重;
还有一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虽然个头矮小,但也努力地站在队伍中,眼睛好奇地看着大锅,不时地舔舔嘴唇。
大家的脸上都带着些许羞涩和感激,那羞涩如同少女脸上的红晕,淡淡地晕染在他们的脸颊上。
他们静静地等待着李义为他们盛饭,没有一个人插队或争抢,仿佛这是一场神圣的仪式。
李义一勺一勺地将大锅菜仔细地盛到村民们的碗里,每一勺都装得满满的,那堆积如山的饭菜在碗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他的动作沉稳而熟练,每一勺都尽量做到均匀,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
村民们看着碗里堆得高高的饭菜,不禁纷纷惊呼:“太多了,太多了,李营长,我们吃不了这么多。”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眼睛瞪得大大的,那眼睛中满是惊讶,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碗,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怎么吃得完哟,李营长太客气了。”
但李义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那笑容如春日暖阳,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
他耐心地说道:“大家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
“这段时间大家都累坏了,既要忙着重建家园,又要筹备晚宴,身体都快吃不消了。今晚就好好吃一顿,放松放松。”
他的声音温暖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听从他的话语。
就这样,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接过李义盛的饭菜,缓缓地走到一旁,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开始吃了起来。
他们吃得很慢,似乎在细细品味着这来之不易的饭菜,也在感受着李义的关爱和士兵们的付出。
有的老人慢慢地咀嚼着食物,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仿佛在回忆着往昔的岁月;有的孩子则吃得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嘴角就沾满了食物残渣,但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中青年们则边吃边和周围的人交谈着,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战士们的祝福。
等到所有村民都盛完饭,李义这才发现锅里只剩下大约三分之一的饭菜了。
士兵们看着锅里为数不多的饭菜,并没有丝毫的抱怨。
他们只是默默地排好队,眼神依然坚定,没有丝毫的动摇。
他们的脸上带着平静的表情,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轮到士兵们盛饭时,每人确实只能分到两三口,那少得可怜的饭菜看起来真的就跟塞牙缝似的。
但士兵们依然吃得很满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互相打趣着。
“这点饭菜,刚好给我塞塞牙缝,省得明天早上刷牙了!”一位年轻的士兵笑着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乐观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璀璨而耀眼。
他的笑容中没有丝毫的不满,只有对现状的坦然接受和对未来的信心。
“就是,咱这是在减肥呢,吃多了跑不动,怎么打鬼子啊!”另一位士兵也跟着附和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幽默和坚毅。
他的身姿挺拔,虽然饭菜不多,但他依然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在品尝着世间最美味的佳肴。
村民们看到士兵们只吃了这么一点,心中满是愧疚。
一位大妈实在忍不住了,她缓缓站起身来,双手紧紧端着自己还没吃几口的碗,迈着小步走到一名士兵面前。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心疼,那眼神仿佛一汪清泉,能滋润人的心田。
她的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孩子,你吃这点哪够啊,大妈这碗里还有,你吃点吧。你在战场上那么辛苦,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可不能饿着肚子啊。你是为了我们大家才这么拼命的,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挨饿。”
李义看到这一幕,立刻快步走过去制止。
他的表情严肃,但眼神中透露出对大妈的理解和尊重。
他的脚步急促而有力,几步就走到了大妈和士兵身边。
他说道:“大妈,您别这样。这是士兵们的纪律,我们不能违反。大家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饭我们不能要。”
“我们是军人,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时刻坚守纪律,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破坏了规矩。”
“纪律是我们的生命线,只有严守纪律,我们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才能更好地保护大家。”
士兵也连忙推辞,他挺直了身子,向大妈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军礼标准而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忠诚和坚定。
他坚决地说:“大妈,我们真的不能要,我们吃饱了,您快回去吃吧。”
“您的关心我们都记在心里,我们一定会好好保卫村子,保护大家的!我们会把这份关心转化为战斗的力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绝不退缩!”
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感人,村民们被李义的行为和士兵们的坚持所深深感动。
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那晶莹的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滴落在饭菜里。
有的老人用粗糙的手擦拭着眼泪,嘴里喃喃自语着对士兵们的感激和祝福;有的妇女则掩面而泣,泪水打湿了手帕;
孩子们虽然不太明白大人们为什么哭,但也被这气氛所感染,不再嬉笑玩耍,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大家默默地吃着饭,心中充满了对李义、士兵们以及整个村子的热爱和团结之情。
在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贴在了一起,仿佛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任何力量都无法将其分开。
晚宴在这样温馨而又充满感动的氛围中继续进行着,虽然饭菜不多,但大家的欢声笑语却此起彼伏。
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他们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大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但他们的笑声却为这个夜晚增添了几分纯真和欢乐。
有的孩子在追逐打闹,他们的小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有的孩子则围在大人身边,听着大人们的交谈,不时地提出一些天真的问题。
直到深夜,晚宴才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