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盛世已至!
这一点,天下众人对此皆深信不疑。
顾易亦是深以为然。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汉明帝时期便是东汉国力迅速复苏的关键阶段。
彼时,天灾渐少,各类利民政策纷纷推行。
原本历史之中的刘庄便已成功将大汉国力恢复至一定高度。
更何况如今有了顾康的帮助?
科学种田的推行,注定会影响到整个大汉的恢复进度,甚至让整个大汉的国力远超原本的历史。
刘庄加上顾康这对君臣的组合,就注定是能打造出一个彻底的盛世。
在永宁七年的大丰收后,刘庄与顾康两人迅速调整方向,下令郡国将公田赐于穷人,按照人口分配,多少不等。
并严禁地方大族侵占田地。
此事影响之大,堪比昔年刘秀第一次度田之时。
但却根本无人能够忤逆。
这件事所有人都已经得到了好处,在这种时候在得罪皇帝,那是得不偿失。
并且,刘庄还将中原之地的重罪之人派去边疆开垦,同时防范外敌。
这个举动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仅仅能缓解边防上的压力,同时还增加了大汉的耕地。
甚至还渐渐让天下的犯罪率降低。
同样,刘庄给这些罪犯留下了希望,只要是他们能够抵御外敌,亦或是开垦出了多少田地,便能减罪!
在这一桩桩的举措之下。
短短两年时间,整个大汉的国力便已经彻底的恢复了过来,其发展势头远超前汉时期。
这给人的感觉是极为明显的。
整个大汉,仿佛都脱胎换骨了。
哪怕是最底层的百姓们,竟然也都有了余粮,脸上有了笑容。
“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
这就是对于当前这个时代最好的说明。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刘庄这个皇帝亦或是顾康这个领导天下治田之人,声望都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每到田地收成之时,百姓自觉朝洛阳而拜,口中称“圣”,以敬天子。
而对于顾康,百姓们则把他当成了能让他们大丰收的仙人。
这种反应可谓是前所未有。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顾氏的名声也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高。
甚至要比当初顾啸在世之时,还要高!
这是顾易完全没能料到的。
.......
如今的顾康于整个大汉朝的地位,已经彻底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
哪怕他的身份仍为九卿。
但这官职,显然不能完全表明他如今的地位。
无论是从皇帝恩宠亦或是从自身功勋,他都已经渐渐有了其父之势,没有人能忽视掉他说出来的话。
且庙堂群臣皆是最为受益之人,又岂能再阻顾康之路?
一步登天,说的便是如此。
而随着国力逐渐恢复,刘庄的心思也是渐渐转移到了在敌上面。
事实上,自刘秀复兴大汉以来,大汉边境便从未安宁过。
因为失去了对西域的掌控,如今的西域可谓是乱成了一片,且完全成为了北匈奴的大补药。
北匈奴利用着西域的人力、物力使得实力大增,屡屡进犯大汉河西诸郡,致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西域地域辽阔,当年这一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当时的天下根本承受不住如此规模的战争。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秀才始终都没有介入到西域之中,哪怕西域诸国前来投诚,他也秉持同样的态度。
而对于北匈奴,亦是以守城为主。
这完全是当时的无奈之举。
但如今大汉国力已经恢复,刘庄自然要彻底解决这个风险。
其实刘庄早就已经在想着这事了。
对于边疆的不断加强,并设置度辽将军,相继派遣大将于四方,通过这一切行为便能看出他的态度。
但当刘庄说出要兴兵之时。
这一次,群臣却几乎都是反对。
甚至还将当初刘秀为了息民拒绝朗陵侯臧、扬虚侯马武的事给搬了出来,想劝刘庄不要轻易动兵。
没办法,各地粮产的暴增已经让这些人深刻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好处。
打仗注定要影响种田。
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人愿意打仗。
说白了,他们就是还没赚够!
而面对群臣以这种借口来反对动兵,刘庄也是十分的无奈。
能怎么办?
大汉以孝治天下!
且随着这些年来,他以自身作为表率,如今的大汉世人已经愈发的在乎品德。
尤其是孝与尊师重道。
他倒是可以通过皇帝的身份来强行执行这件事,但若是这么做了无疑是在自毁根基。
有些事,若是做了。
想要再重新弥补回来,便要花费更多的心力。
刘庄显然是清楚这点的,所以一直都没下定决心。
南宫。
今日的刘庄如往常一样,与顾康谈及此事。
顾康如今是愈发受宠了。
但在面对刘庄时,他始终恪守君臣之礼,丝毫没有恃宠而骄的迹象。
他恭敬地向刘庄行了一礼,然后开口说道:“陛下,依臣之见。”
“群臣之中也并非是全都反对动兵之事。”
“如今我朝昔年随先帝兴汉的大将陆续离世。”
“年轻的将军们都渴望着建功立业,只是奈何天下大势滚滚而来,不敢贸然进言。”
“但陛下却可徐徐图之。”
“群臣不是不想让陛下动兵,而是不想让陛下大规模动兵。”
“若是陛下此时宣布只是派将军们袭破之,群臣定会大喜,绝不会拒绝。”
“而也可以趁此机会,锻炼一下我大汉年轻的将军们。”
“再待两年,大汉国力彻底恢复,甚至超过文帝之时,群臣便再也没有了理由阻拦陛下。”
“到那时,我大汉兵强马壮,将领众多,陛下又何愁不能完成心中伟业?”
顾康神情平静,有条不紊地为刘庄分析朝政局势。
或许是因为心急的关系,若是以往的刘庄绝对能想出各种办法对付这些官员,如今却还需要顾康点拨。
但这也怪不得他...
任何心中有着伟大抱负的帝王都不会选择浪费时间。
更何况顾康的出现,让刘庄心中有了更宏大的志向。
他要让大汉的实力超越历朝历代!
哪怕是前汉巅峰之时也不行!
怀揣如此抱负的刘庄,又怎能眼睁睁看着时间白白流逝?
不过,听了顾康这番话后,刘庄也是渐渐冷静了下来。
他一脸复杂地看着顾康,沉默了一下,再次感叹道:“若是我大汉之臣都如济世这般。”
“朕着实难以想象,大汉将会呈现出何等繁荣之景。”
这话与当年所言相似,却又饱含着更深的感慨。
“臣之才,也唯有在陛下这般明君之下方能得以施展。”顾康谦逊地说道,丝毫没有贪功之意。
“这次就不把你这话当作奉承朕了。”刘庄笑了笑,显然已经想明白了这事。
随后他便召集群臣,直接宣布了此事。
而群臣的反应正如顾康所料,纷纷称赞刘庄英明。
其实与刘庄这样强势的皇帝拉扯,群臣们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若非是能拿刘秀当年的举动来做挡箭牌。
天下谁人敢反对刘庄?
如今皇帝已经说了是袭之,便已经代表了不会大规模动兵,他们还怎么可能继续撑着?
大事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而当刘庄彻底冷静下来后,他的卓越才能得以充分展现。
他迅速制定出四路大军共伐北匈奴的策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