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1章 孤身定河北,度田正天下

第11章 孤身定河北,度田正天下 (第2/2页)

顾易直接操控着顾啸摆了摆手,似乎是要直接将刘扬的怒气压下去一般,旋即便直接开口说道:“大王。”

“在下有一言相劝。”

“如今之天下,早已不同。”

“陛下想做什么要做什么,无人能阻。”

“大王若是能够听令,想来是能够安享晚年的,也算是为子孙着想了。”

“但若是大王真的怀有其他心思....在下只能劝大王能够冷静一点。”

不得不说,顾啸真可谓是一个纯粹的武夫。

顾易想说的这些话,在顾啸口中说出来时,就仿佛是在说“你最好听话,不听话我就揍死你”一般。

其实顾易的心绪十分平静,至少在现在而言,区区一个刘扬还真不被他放在眼里。

别说是现在的已经老了的他。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就算是那个敢于造反的刘扬,都没用刘秀亲自动手,直接就被耿纯给杀了。

更别说如今的局势了。

听到这话,刘扬的表情愈发的难看。

但也不出顾易的预料。

如今的刘扬真的是没有了什么锐气,哪怕面对的不是刘秀而是顾啸,也不敢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出来。

只是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着人将刚刚之事宣扬出去。”

待刘扬走了出去,顾易立刻就做出了安排。

刘秀废后的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过来了,这些人在洛阳都有着自己的人脉,定会知道一切。

再加上刚刚发生的一切。

顾易不相信这些人还敢有其他心思。

河北的氏族,该重新站队了!

随后,顾易又是操控着顾啸写信,让人给刘秀送了过去。

他得将今日的事告诉刘秀。

有他在,河北之地乱不了!.....

.......

洛阳。

却非殿。

“陛下,以大司马之能,孤身定河北也是情理之中。”

此时此刻,刚刚看完顾啸来信的邓禹,正在与刘秀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自顾啸离开了京城之后,他自然也就成为了与刘秀最为亲近之人。

其实按理而言,相比于顾啸追随刘秀的时间,邓禹这个与刘秀自小就认识的发小,显然要更加亲近一些。

但也不知为何,刘秀就是更加喜欢顾啸。

“朕知道。”

刘秀的脸上带着一丝欣慰,不屑一笑,“朕还是高看了真定王啊。”

“面对大司马,竟然连发怒的胆量都没有。”

“这种人,也配是我大汉之王?”

虽然对于顾啸能定河北早就已经有了预料,但看到刘扬的表现时,刘秀还是有点生气。

这人是在给刘氏丢脸!

邓禹低下了头,不敢多说。

他可不是顾啸那种莽夫。

虽然是刘秀的发小,但自刘秀称帝的那一刻起,双方的关系也自然不可能一直保持在当初那般。

邓禹也不可能在刘秀面前如当初那般随意。

殿内顿时便寂静了下来。

就这样沉默了片刻,刘秀这才放下了书信,表情亦是恢复常态。

“河北安定,朕心安矣。”

他似乎是在与邓禹说话,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叹道:“天下疲敝至今。”

“自朕一统天下之后,先后整顿吏治、裁撤官员、减少军队、释放奴婢、修缮水利,一切举措都是想着能让天下快速恢复过来。”

“然今却仍是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

说着,刘秀语气一顿,看向了邓禹,“仲华,你才能不凡,可有谋略能治我大汉天下万民于水火?”

邓禹一直都在仔细听着刘秀说的每一句话,心中也是有了猜测,但当他听到最后的问题时,还是不由得表情微微一变。

所有政策都说过了...只差一个。

度田!

这是邓禹瞬间便确定了的答案,但却莫名有些说不出口。

何为度田?

度田者,丈量土地、清查人口也。

刘秀此前种种举措虽削弱大族实力,然与度田相比,力度远不及。

试问当今天下大族,谁无兼并土地、隐匿人口之举?

若行度田,大族势必吐出隐匿之人与地,其实力将倒退数十年。

而邓禹,亦是出自南阳大族!

其实邓禹并不是一个贪财恋权之人。

相反,这些年来,他更是有了隐隐成为第二个顾啸的趋势,同样不理庙堂争斗。

但也许真的就是因为大族出身的关系,邓禹莫名对度田有着一些抗拒。

虽然他也明白如今之天下随着天下各地的奴婢转为庶人,曾经那些无人耕种的土地显然是已经不足了。

度田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他就是不愿说出口。

这种心情十分的矛盾,或是因为不想让南阳邓氏背上这个得罪人的名头,亦或是其他原由。

他就这样一直沉默着。

刘秀一直都在看着邓禹,见他良久没有开口,也是猜出了他心中的想法,眼神之中不由得就闪过了一丝失望。

这就是他更加喜欢顾啸的原因之一。

在如今的朝堂之上,唯有顾啸能够做到与他真正意义上的齐心。

“想那王莽乱国之时,田地失序,朕复大汉至今,理应行度田之事,或可解百姓之疲惫。”

他忽然开口打破沉默,紧紧的盯着邓禹道:“仲华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

邓禹深深的吸了口气,沉声道:“但此时大司马刚刚坐定河北,但想来若是朝中消息全然传到河北,定会引起震动。”

“此时若是再行度田,臣怕引起士人反对。”

他这话倒不是有心不支持,而是真的有些担忧。

当刘秀将“度田”二字说出口时,他心中的纠结便已经散了,开始思考起了此事的后续!

“哼!”

刘秀不屑一笑,眼神之中杀气涌现,“朕不愿再次兴兵动武,并非是朕已无力执掌刀剑。”

“而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够恢复生息。”

“若是他们不愿给百姓活路,那也就怪不得朕了!”

刘秀的语气异常冰冷,他早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想法。

但刘秀也明白。

度田绝对会引起天下各地大族的反对。

虽然刘秀并不惧怕,但他是真的不想在这种时候再次折腾百姓。

但顾啸这次的来信提醒了他。

天下已经变了!

如今天下的氏族已经不是天下大乱之时的氏族了,他们已经不敢如当初那般拿刀了!

“陛下英明!”

邓禹深深的呼了一口气,朝着刘秀一拜,“臣愿支持陛下!”

他已经感受到刘秀的决心了。

“好!”

刘秀的脸上顿时便露出了一丝笑容,看着邓禹道:“仲华,着你立刻前往南阳...待朕诏令之后。”

“替朕看看可否有人敢欺瞒于朕!”

邓禹低着头,并未过多犹豫,直接点了点头,拱手行礼道:

“诺!”......

——————

“建武十有三年,秋。

时灾变屡兴,未得止息,百姓困于斯,疲敝之状盈于四海。

帝愍然曰:“今天下罹此多艰,灾异频仍,民不聊生。朕深思之,唯度田一事,可为拯民之要途,解百姓于倒悬之患。”

遂诏下州郡,令其检核顷亩之数,详审户口年纪,务使详实无隐。

且敕令考实二千石长吏,察其于此事有无阿枉不平之行,若有不公,必严惩不贷,以正法度,而安黎庶。

——《后汉书·光武帝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