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铁血使命 第二十四集 (第2/2页)
此时,在家休息的欧阳兰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来不及多想,立刻朝着荔香园飞奔而去。当她赶到时,薛敏等人正焦急万分。欧阳兰一个箭步上前,将备用雷管交到薛敏手中,喘着粗气说:“快,还来得及!”她的出现,犹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队员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随后,欧阳兰端起放有炸药的果盘,镇定地走向大堂。她巧妙地在人群中周旋,眼神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终于,她听到了大江五郎和野村等人关于“暴雨计划”的讨论。原来,日军计划在近期对重庆进行大规模轰炸,企图摧毁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欧阳兰心中大惊,她深知这个消息的重要性,必须尽快将其传递出去。
就在欧阳兰准备离开时,她的目光突然扫到小林和野手中的玉佩。那熟悉的纹路让她瞬间如遭雷击,尘封已久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想起了在孤儿院的童年时光,小林和野竟是她儿时的伙伴。“怎么会……”欧阳兰喃喃自语,内心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一边是国家大义,一边是儿时的情谊,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最终,欧阳兰还是不忍炸死小林。她趁着没人注意,悄悄拆掉了炸弹。然而,她的这一行为却导致了整个计划的败露。荔香园后台,野村突然狼狈闯入,手中的枪直指薛敏。“别动!”他恶狠狠地喊道,一把抓住薛敏当做人质。“刘成,你要是敢动,她就死!”野村对着外面大喊。
刘成在暗处,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他的手紧紧握着枪,关节泛白,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深知,如果自己轻举妄动,薛敏的生命将受到威胁;但如果不采取行动,整个计划就会彻底失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成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最终,他咬着牙,缓缓放下枪,暂时撤退。
队员们在黑暗中会合,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甘和愤怒。这一晚,计划失败,危机却更加逼近。“暴雨计划”像一把高悬的利刃,悬在众人头顶。但他们心中都清楚,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为了国家,为了无数百姓,他们必须拼尽全力,与日军周旋到底。他们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寻找机会,揭露日军的阴谋,为抗战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后感
战火中的人性与使命——观《铁血使命》第24集有感
当抗日的烽火在中华大地熊熊燃烧,当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们的山河,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用生命扞卫着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宁。《铁血使命》第24集,将我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生死一线的抗战岁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以及使命的沉重。
这一集的故事围绕着抗日小组获取日军“暴雨计划”展开。为了阻止日军对重庆的大规模轰炸,队员们制定了一个充满风险的计划:用藏有炸弹的果盘和乐器潜入荔香园。这一计划,就像是在敌人的虎口中拔牙,每一个步骤都惊险万分。柳如烟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妩媚的姿态,成功引开野村,她的勇敢和智慧令人赞叹。在那个女性被视为柔弱象征的时代,她却能深入敌营,与汉奸周旋,这种无畏的精神,彰显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力量和价值。
薛敏、童玲玲等人抬着藏有炸药的乐器,镇定自若地走进荔香园,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是一颗紧张到极致的心。她们知道,一旦行动暴露,等待她们的将是死亡。而刘成在对面巷口的掩护,同样至关重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警惕,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他手中的枪,不仅是一种武器,更是队员们的希望和后盾。
然而,战争永远充满了意外。赵师傅因紧张而形迹可疑,最终被日军杀害。那一刻,我的心猛地一紧,为他的牺牲感到悲痛。但紧接着,欧阳兰的及时出现,又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飞奔至荔香园,将备用雷管交到薛敏手中,这份关键时刻的担当和勇气,让人动容。
欧阳兰在大堂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冷静,成功获取了“暴雨计划”的关键信息。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发现小林和野竟是自己孤儿院的儿时伙伴。在国家大义和儿时情谊之间,她陷入了痛苦的挣扎。这是人性最真实的体现,战争不是简单的正邪对立,它让人们面临着无数艰难的抉择。欧阳兰最终选择了儿时的情谊,拆掉了炸弹,这一行为虽然导致计划败露,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柔软。她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人性的人。
荔香园后台的对峙,将剧情推向了高潮。野村抓住薛敏,以她的生命威胁刘成。刘成眼中的愤怒和无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枪,暂时撤退。这一抉择,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考验,更是对使命的坚守。他知道,在大局面前,个人的得失微不足道。只有保存实力,才能为未来的战斗赢得更多的机会。
看完这一集,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战争,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让人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但同时,战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使命的力量。抗日小组的队员们,他们或许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在国家危亡的时刻,他们却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去扞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的勇敢、坚定和担当,让我肃然起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面临像战争那样残酷的考验,但我们同样需要有担当精神和使命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是否能像抗日小组的队员们一样,勇敢地迎接挑战,不退缩、不放弃?当我们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做出选择时,是否能以大局为重,坚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铁血使命》第24集,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使命和担当的启示录。它让我明白,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自信。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个故事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道理:
- 舍生取义与使命担当:抗日小组成员明知潜入荔香园危险重重,却为获取日军“暴雨计划”详细内容、拯救重庆百姓于危难,毅然决然行动。他们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安危之上,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诠释了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应挺身而出、担当责任的道理。
- 临危不惧与冷静应变:行动中状况频发,从赵师傅被日军杀害,到欧阳兰意外发现儿时伙伴,再到野村劫持薛敏,队员们始终保持冷静。柳如烟镇定引开野村,欧阳兰危急时刻送雷管,刘成权衡利弊暂时撤退,他们的表现告诉人们,在面对困境与突发危机时,冷静思考、灵活应对才能化险为夷。
- 人性的复杂与挣扎:欧阳兰在发现小林和野是儿时伙伴后,陷入了国家大义与个人情感的艰难抉择。这体现出人性并非单一纯粹,在战争这样的极端环境下,人们会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的选择,不能简单以是非对错评判,而应理解人性的复杂。
- 团队协作的力量:整个行动里,柳如烟负责引开敌人,薛敏、童玲玲等人运送炸药,刘成在巷口掩护,众人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即便遭遇意外,队员们也相互支持,如欧阳兰及时补位。这表明一个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团队,能汇聚强大力量,克服艰难险阻,实现共同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