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太阳将会迎来命运中的巨大转变 (第2/2页)
难怪所有的“游客”参观基地时,无不对其精美之至、细致入微的“施工质量”震撼有加,赞不绝口。
这些基地中,重中之重是火星基地。
原因无他,正如地球人所知,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如今被我们视为生命之源、稳定而持久地照耀着大地的“主序星”——太阳,终将会迎来它命运中的巨大转变。
在遥远的未来某一时刻,太阳将开始急剧膨胀,它那原本相对温和的体积会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大,逐渐演变成一颗令人畏惧的“红巨星”。届时,太阳所释放出的热量与光芒将变得无比强烈,其庞大而炽热的身躯更是具备了吞没周边行星的恐怖力量。
首先遭殃的便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紧接着是金星,而地球也难以逃脱这场灭顶之灾。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人类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之所。
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星球当中,火星因其独特的条件脱颖而出,成为了地球人类移居的首要目标。这颗红色的行星现在虽然环境恶劣,但相较于其他更远的天体来说,它与地球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且相对较容易到达和改造,而且,就在太阳膨胀导致地球环境过热的一段时光,火星将变成和现在的地球一样的人类及万千动植物宜居星球。正因如此,地球的科学家们才毫不犹豫地将火星视作人类未来得以继续繁衍生存的希望家园,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探索工作。
这就意味着,在太阳系的行星和天体中,地球人类最感兴趣的就是火星,要游览、要探索、要研究,不但游客趋之若鹜,乐此不疲,科学家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因此,赵宇在火星上共建了十个基地,规模都在方圆20到30公里左右,是其他行星或天体基地的10到20倍。
其中,最大、最完美、最豪华的当属奥林巴斯山、马沃斯谷、大瑟提斯高原、希腊平原、塞东尼亚丘陵、亚马逊荒原六大火星基地,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和地球的近邻太白金星,只是在它的南北两极各建一个,规模不大,方圆3公里上下。
海王星外侧的柯伊伯天体带,以被开除出行星队伍的冥王星为首的鸟神星、妊神星、创神星、伐楼拿……八大天体共建九个基地,冥王星两个,其它天体各一个,规模不大,直径都是区区两三公里而已。
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建了四个基地,直径950公里的矮行星“谷神星”及三颗最大的、直径400公里许的小行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各建一个,规模很小,不过方圆一两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