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超低空突防 (第2/2页)
鸣镝战机正沿着噶尔山脉向西北方向突防,
即将进入蓝方雷达站的探测范围。
吴凡要求的标准就是把暴露的时间压缩,
不给蓝方雷达站锁定的机会。
这对于鸣镝战机和白泽来说,
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超低空突防,
更是一次挑战!!!
……
蓝方的雷达站,
一早就如临大敌般严阵以待。
演习前,
关军长为了激励演习成效,
甚至立下军令状,
谁要是能击落鸣镝战机,
所在部队全体记一等功!!!
此话一出。
无疑在全军上下激起了千层浪花,
每个人都激动不已,
一等功啊,
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要轮到我们了!
消息传出来。
瞬间点燃了全军上下的激情。
总指挥张家栋更是在演习前一个月,跑去督导地空导弹部队,
跑各雷达分站,勘探地形,
想尽各种办法提高补盲雷达探测率,缩短锁定目标的时间,
他们想要拿下这个一等功,
就必须发现鸣镝战机然后完成锁定攻击程序,
并且要在鸣镝战机射击之前完成,
否则并无很大意义。
这对于蓝方雷达部队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对于六代机的隐身性能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什么都不知道。
这对雷达站来说非常的艰难,
他们已经领教过五代机低空突防的能力。
然而,
现在面对的是低空低速性能更好、瞬时盘旋能力更强的六代机,
无疑又给蓝方雷达站增添了难度。
这意味着六代机可以在更低的高度上飞行。
噶尔山脉的平均海拔高度在二千米以上,
三四千米的高峰不少,
几百米高的丘陵也比较多,
因此形成了许多错落有致的峡谷。
鸣镝选择的路线是根据实际的地形特点,
再结合【星座】卫星对突防路线进行了3d立体优化。
优化路线不是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而是增加了难度,
目的是可以让战机以更低的高度来飞行。
“看起来,我们的六代机在这场突防演习中确实有优势。”
关家俊站在监控屏幕前,沉声说道。
吴凡点了点头,
“是的,我们要探索的是山区低空突防的极限。我要飞出战机的极限,飞出战术的极限,为未来的僚机训练划定一个天花板标准线。”
他转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远处的噶尔山脉:
“所以,我会飞得更低,更接近山体。”
“我们要利用地球曲率的关系,让雷达难以发现我们。而且,”
吴凡指向远方的噶尔山脉,
“噶尔山脉的复杂地形是我们最好的掩护。”
关家俊点头表示赞同,
“山体反射的雷达波束里面同样会混杂战机反射的波束,这会干扰雷达操作员的判断。这就是我们需要争取的时间。”
“这样行吗?”
有人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