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第2/2页)
以此来减轻发射过程中的“累赘”。
“所以,我们的想法就是在地面将航天器加速到高速状态,之后航天器在惯性的作用下升上太空,在升上太空后依旧能够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实现环绕蓝星。”
然后吴凡将自己利用离心机原理,制作的圆盘型发射器简单说了一下。
语毕,
会议室里立刻变得安静下来。
在座的诸位专家、大佬听吴凡说完后,一个个眉头皱起。
都在认真思考这个圆盘型发射装置实现的可能性。
就连坐在一旁的钱教授,
也对吴凡这个新奇的想法露出赞赏之意。
大师兄看着小师弟对着一众大佬侃侃而谈的姿态,
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为首的姜总指挥长率先打破沉默,
惊呼道:“这……这这么可能?”
“你是怎么做到的?”
跟着他一起来的技术专家们也开始小声讨论起来。
“真的假的?”
“依靠惯性升空?”
“这小子也太能吹了吧!”
“是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我左脚踩右脚还能上天呢!!!”
“……”
“可人家真的做到了,【甩】到太空的卫星已经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不知谁突然冒出的一句话,
直接将众人干窒息了。
是啊,
事实胜于雄辩!
人家已经成功发射了,
自己还在这里讨论个什么劲?
大鹏一日同风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可姜总指挥长还是有些问题想不明白。
“第一个问题,我们就假设发射那一刻的速度为7.9km\/s,飞行器以这个速度在圆盘中旋转,无论是旋转臂还是飞行器本身都需要承受巨大的离心力。”
“但是这种力量大到足以使发射器本身解离。”
“还有一个方面,”
“高速发射的航天器在离开发射器后会面临巨大的空气阻力,而这不仅会使航天器急剧减速,同时还会因航天器表面与空气急剧摩擦而快速升温,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超高温估计还没有什么材料能够承受。”
“这种情况与火箭发射不同,火箭发射是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而这完全相反,在空气最为稠密的地方反而速度最大,这种摩擦可比火箭发射剧烈多了。”
听到这话的众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姜总指挥长所说不无道理。
众人抬头看向端坐在钱教授身边的年轻人,
想听听他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听着姜总指挥长提出的疑问,吴凡自信地笑了笑。
这些问题早在研究所那会就已经解决了。
吴凡开始一一回答姜总指挥长的疑问。
“你所说问题,我们已经全部考虑过!”
“按照目前的发射频率,无一失败,证实了这种发射方式的可行性!”
……
十分钟后,
随着吴凡说完最后一句话,
全场一片寂静!
激动的姜总指挥长率先站起身鼓掌,
随后小小的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师兄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
会议室里的这些人,
可都是各个领域内的顶尖大佬,
竟然会激动地起身将掌声送给小师弟?
这种场景他只在钱教授身上见到过。
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