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 第134章 欧洲使团

第134章 欧洲使团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辽阳城内波诡云谲,北京城内却热闹异常,接连几日,每日都有新军进城接受百姓检阅,看热闹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一般来说,王朝末期,在普通百姓眼中,兵匪一家,对于大量军队进城,本应该令人担忧害怕才是,不过如今的京城百姓可不会这么想,谁不知道新军那是比肩传说中岳家军的存在呢!

这一切自然也是朱由校的运作,他不仅通过报刊大肆宣传新军的军容军纪,还时不时组织新军士兵进城义务劳动,博得百姓好感。

今日进城的是新军第四镇,这是最早成立的一支新军,同样也是新军中战斗力最高的一镇,全军不仅全部换装了新式燧发枪,还装备了新式后装火炮,兵员也是个个精壮,先后在北直隶和山西、山东等地进行过大小百余次剿匪和平叛战斗,也称得上是“百战之师”了。

第四镇从永定门入城,一路高唱改编版的《歌唱祖国》由南向北穿过整个北京城,沿途街道挤满了围观人群,第四镇给人的感觉确实震撼,远超其他新军,百姓们看到这样的新军,心里悠然而生一种安全感。

武长春夹杂在人群之中,看着缓缓经过的第四镇士兵,不禁陷入了沉思。

武长春什么人?他其实是个后金间谍,冒用他武举人出身的伯父武以扬之名在大明收集情报,但不巧被人检举其冒名顶替,好在上下打点,官虽没了,好在人没事,于是便继续潜伏在北京收集情报。

武长春虽未获武举,但对军旅之事也颇有心得,连续几日,当他看到这些面无菜色、体格健壮、眼神坚定的新军士兵,他被震撼了,尤其令他震撼的是新军士兵步伐太整齐了,并没有像别的明军那样走几十步就得重整队形,这样的事情就连八旗兵都做不到!

震撼之余,武长春也知道这样重大的情报必须赶紧告知自己的主子,他也顾不得去继续看热闹了,转身离开了人群,却没注意到有两双眼睛已经盯上了他。

《大明月刊》十分“应景”地出了两期号外,鼓吹新军实力,并刊上被新军唱火的《歌唱祖国》完整歌词,供百姓传唱。

第四镇出城之后,就再没有军队进城了,全城上下都以为朱由校很快就会下达出征的命令,却没想到一连数日,南台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难道是朱由校怂了?非也!他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一件关乎这个世界未来走向的事。

天启三年二月十五,朱由校在西花房召见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里不仅有中国人,还有两名泰西人,这个团队成立的目的是要出使欧洲,没错!朱由校要派人去欧洲看看!

半年前朱由校其实还没有这样的打算,但是半年前,张鹤传回信了,这个张鹤不愧是位奸商,愣是用朱由校准备的三艘船的钱买了五艘船回来!

这下多出两艘船,朱由校便萌生了派人出使欧洲的想法,这个时代欧洲早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科技发展的相当快,指望来华的传教士能将那些新科技全都带来显然不大现实,为了搜罗更多的人才和技术,同时也为了东西方贸易更顺畅,挣更多的小钱钱,很有必要派出使团去欧洲进行访问。

张鹤购回的船只已经停在了南京码头,只等朱由校下令,就能扬帆出海,远赴西洋。

除去水手和卫兵,使团共有四十二名成员,他们多是大明境内的基督教徒,团长名叫瞿式耜,对于这位名垂青史的人物,朱由校由衷的赞赏,特意加瞿式耜为礼部尚书,负责此次出使任务。

瞿式耜也早有游历欧洲的心思,这也是他主动请缨的原因,如今有这样的好机会,他自是欣喜万分,对朱由校千恩万谢,表示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地完成任务。

至于副团长,则是一名年轻的泰西传教士,他的中文名字叫汤若望,同样是一位传奇人物,对于此人,朱由校自然也是一番拉拢,承诺使团归来之时,就是汤若望成为金尼阁接班人之日。

看着四十二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朱由校突然觉得鼻子发酸,他再一次说道:“此去西洋,定会历尽千难万险,有些人也许再也不能回来了,朕再说一遍,现在还可退出。”

所有人都目光坚定地回道:“臣等无悔!”

言罢,瞿式耜又说道:“皇上,大汉博望侯冒死出使西域,立下不世之功,臣等不才,愿效仿博望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