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渔家傲南方小年》 (第2/2页)
李逍遥望着庭院中忙碌的仆人们,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乐趣:“原来这小年的习俗里,藏着这么多美好的愿望。那‘南北小年时易换’,就是说南北小年时间不同吧?”李小白赞许地看着儿子:“正是如此。这时间上的差异,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正因如此,小年的习俗才更加丰富多彩。”
李逍遥又指着词中的“思旧盼,新春将至欢颜满”,问道:“父亲,这两句又该如何理解呢?”李小白微微仰头,目光中满是感慨:“在小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总会回顾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泪水,这便是‘思旧’。同时,大家又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期待,盼望着新的一年能万事顺遂,这便是‘盼’。新春将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欢颜满’三字,便是对这种心情的最好诠释。”
李逍遥轻轻点头,目光落在下阕:“‘北地廿三迎灶返’,这说的是北方小年的迎灶习俗吧?”李小白耐心解释:“没错,北方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灶仪式,恭送灶王爷上天。传说灶王爷要去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人们就希望灶王爷能多说好话,让玉皇大帝多多赐福。”
李逍遥接着问:“那‘南方廿四祈祥愿’,南方也是祭灶求福吗?”白风夕笑着回答:“南方同样围绕着祭灶等活动祈求吉祥福愿。虽说南北小年时间不同,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的祝愿是一样的,只是在具体的方式和时间上有些差别罢了。”
李逍遥看着最后两句“节庆诸多风俗灿。心向远,团圆美满同杯盏”,眼中满是憧憬:“父亲,这两句写得真好,让人感觉新年充满了希望。”李小白欣慰地说:“这小年期间,除了祭灶、扫尘,还有吃灶糖、准备年货等诸多风俗,这些风俗承载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共同构成了灿烂的年俗文化。而‘心向远’,是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向着远方努力前行。‘团圆美满同杯盏’,则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同饮,共享团圆的温馨画面,这也是新年最美好的时刻。”
李逍遥站起身来,望着庭院中张灯结彩的景象,激动地说:“父亲,母亲,我现在才明白,这小年虽小,却藏着这么多的文化和情感。新的一年,我也要努力读书,不辜负这美好的时光。”李小白和白风夕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慰。
这时,管家走进庭院,笑着说:“老爷,夫人,少爷,厨房已经准备好了小年的美食,有灶糖、年糕,还有各种年货。”李逍遥一听,兴奋地说:“太好了,我都等不及要尝尝这南方小年的美食了。”李小白笑着摆摆手:“走,咱们一家人一起去尝尝,也感受感受这南方小年的独特味道。”
一家人来到厨房,看着桌上摆放的各种美食,李逍遥拿起一块灶糖,放入口中,甜滋滋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这灶糖真甜,怪不得人们要用它来祭灶王爷呢。”白风夕笑着说:“这灶糖又甜又黏,据说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后只说好事。”
李小白拿起一块年糕,细细品味:“这年糕,寓意着年年高,也是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庭院。
在这个南方小年里,李府充满了温馨和欢乐。李小白一家通过对《渔家傲·南方小年》的探讨,不仅深入了解了小年的习俗和文化,更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窗外,雪花依旧纷纷扬扬飘落,屋内,却满是浓浓的年味和幸福的气息。
随着夜幕降临,李府的庭院中燃起了红红的灯笼,照亮了整个院子。李逍遥望着窗外的雪景,心中满是对新年的期待:“父亲,母亲,新的一年,一定会更加美好。”李小白和白风夕相视一笑,点头赞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家人共同许下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期待着新的一年,能像这小年一样,充满希望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