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会之前(十) (第2/2页)
“是。”阮响,“和粮食打交道不容易。”
后头的几个学生听见阮响说话都脸色涨红,很想插一句嘴,却又不敢张口。
他们竟然看见阮姐了!
他们都是年轻人,最小的不过十四岁,他们是在阮响的统治下成长起来的,是真正属于阮响的人,也对阮响最为忠心——他们早已习惯了如今的生活,甚至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天经地义,人就该这么活着。
如果说老一辈人还会以为自己是宋人,那这些年轻人就全没这种感觉了,他们都以为自己是阮人——由于阮响没有登基立国,没有国号,他们思来想去,也只能称呼自己是阮人。
自然了,汉人还是汉人,民族是民族,国属是国属。
只是阮响从没有认可过。
就像她也没有认可过辽国和宋国,甚至西夏大理吐蕃诸部。
这些年轻人都是学着阮响叫人编撰的教科书长大的,他们一边不认可自己是宋人,但一边又认可自己是华夏人,是中国人——即便如今中国被撕裂,但总有一日会迎来大一统。
不管是宋国还是辽国,甚至大理西夏,包括如今的阮地,都只是地方政权,不该被称为一个国家。
水源相连,血肉至亲,又无天险阻隔,哪里能分国而治?
分分合合是常态,但合而为一才是浩荡洪流中的大势。
而他们都认为,能完成这一切的只有阮姐——爱民如子,赏罚分明,且又平易近人,试问从古至今,有哪个皇帝能做到?
阮响和煦得冲学生们微微点头,勉励道:“好好读书,跟着老师仔细学,民以食为天,土地是不会骗人的,无论如何发展,人总是要立足于土地。”
学生们激动拱手:“学生明白!”
阮响:“不过,这块地的土豆长势虽好,却不能拿来做例子,还是得看施肥少的地。”
农先生忙说:“是,这土豆倒是耐旱,只是催芽时仍需保暖,生了芽以后就是少水多寒,轻易也不会死,可惜产量会少许多,但三亩地也能养活几口人。”
“不错了。”阮响,“土地不肥沃,能吃饱就是好事。”
年纪最小的学生生性跳脱,她忍不住问:“阮姐也饿过肚子吗?”
同学们忙等她,学生也吓得捂住了嘴。
阮响失笑:“我这个年纪的人,幼时几个没饿过肚子?那时候连树皮都吃不饱。”
“但无论如何,不能再叫如当年我那个年纪的孩子肚饿子了。”
“人有许多死法,却不该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