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史上格局最小的重生者 > 第427章 敲定合作

第427章 敲定合作 (第2/2页)

每个团队最少也得将近十人团队,这就是六十多人。到时候还要省赛,区域赛。而且虽然四位导师基本已经确定,但是海选阶段也要请十几位二三线歌手,音乐制作人做为赛区评委。

这么多人将近三个月的人吃马嚼,再加上十八个城市的场地,器材等等,可想而知是多大一笔费用,而这还只是海选阶段。

而且为了提升节目的质量,周鹏在选手的招募上也不打算完全采取被动等待的方式,他也借鉴了后世一些节目招募方式,主动去一些经纪公司或者音乐公司谈合作。

每个公司手里都会签下大批的歌手,但是有许多有潜力还未被发掘的歌手,或者曾经小有名气,但是已经过气的歌手长期没有演出的机会,但是由于身上背着经纪合同,又无法参加其他公开性质的演出,所以周鹏会派出一支团队到各个公司去谈这些歌手,而在这里是需要给经纪公司支付一定费用的。

这种形式其实经纪公司是很欢迎的,由于资源有限,不可能所有歌手都有演出机会,就好像上腾娱乐利用《我型我秀》签约了大批歌手,但是这些歌手大部长都是长期没有任何工作,真正有机会冒头的,每届也就能捧出来那么两三个。

而贝壳文化传媒的这种操作就相当于是他们花钱请这些歌手来演出一样,这样不仅公司有收入,也给这些歌手一个机会,如果真的歌手通过电视节目火,公司再大力运作包装,便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当张瑶向庆徽台解释这部分支出预算的时候,庆徽台的一众人员心里不禁暗自佩服。

原来选秀节目还可以这样操作,看来人家公司确实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如果真的能请来有实力或者有些名气的歌手来参加比赛,那节目的质量和关注度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不过这又得花多少钱啊。

等说到关于决赛阶段对录影棚的硬件要求,庆徽台彻底放弃了。因为按照贝壳文化传媒的建议,几乎等于完全重新搭建一个录影棚,更别提预算里的那些顶级进口设备。

而最让庆徽台接受不了的是,贝壳文化传媒竟然要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全程使用现场乐队伴奏,而乐队成员还必须是在音乐圈里小有名气的。

庆徽台最后甚至都没有问四位导师的出场费用是多少,便在财务的示意下直接终止了出资的合作方式。

由于出资和收益的预期和现实差距较大,庆徽台提前终止了谈判,不是不合作了,而是他们又要开会商量。

周鹏也能理解体制单位就是这个样子,不过现在基本合作意向已经达成,剩下的就交给刘文河处理就好了,在这方面他还是相当专业的。

当天,周鹏便和张瑶先回到了燕京。而留下了刘文河和策划总监,同时又打了个电话给制作总监带团队赶到庐肥与刘文河他们汇合,继续与对方签约以及剩下具体事宜的对接。

回到燕京,周鹏便让张瑶着手在计划好的十八个海选城市设立临时办公地点,并且开始组建海选的工作团队,这些繁琐的工作量太大,他们为了抢时间也要提前准备。

两天后,刘文何传回来消息,已经和庆徽卫视完成签约。最终的收益分成比例是8:2,贝壳文化传媒8,庆徽卫视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