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田野(三) (第2/2页)
想到这一点苏均不由得想起心海,或许自己应该去找心海要一份关于“渊下宫”的历史资料。当然,如果她有的话,如果她愿意“分享”给苏均的话。
对此苏均也不知道对方怎么想的,要是海只岛有“图书馆”的话那就更棒了。但虽然海只岛没有“图书馆”,但苏均可是有一座“图书馆”。
所以,现在的苏均已经将心神彻底的沉入到“图书馆”之中。
进入“图书馆”的苏均没有丝毫停留,走过一排排图书的廊壁,直接奔向自己所心属的那一排。
“社会科学类……”苏均的目光停留在这上面。
社会人类学是一个相当冷门的学科,不过这门学科确实很有意思,说它没什么实际应用吧可它偏偏却很厉害,但要说它很厉害吧却曾经一度被取消。
但苏均知道“社会人类学”还是很顶的学科,只不过只有真正学到深处才会明白它的厉害之处。
《三体》看过吧?里面罗辑主攻的一个学科就是“宇宙社会学”,也正基于此他在两条“定律”的帮助下为地球人类建立起来“威慑体系”。
不过苏均可不是要建立“威慑体系”,他要用的是社会学的体系、方法来研究海只岛文明。
这种深入的研究方法曾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乃至大量优秀的作品,甚至于有些出名到前世未曾接触过“社会学”的苏均也读过一些。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孝通《乡土中国》、摩尔根、《古代社会》、涂尔干《自杀论》,某种程度上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也算在社会人类学之中。
当然,前面苏均提过的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他也有一本很出名的作品——《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正是这本书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土着社会巫术、宗教、贸易、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当时对一个民族最完备而科学的描述。
同时也是这部书奠定了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在理论建构、田野工作方法、文本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成为后来追随者普遍奉行的具体操作规则的来源。
所以,对于这本有着几乎开辟一个新的学科研究方式的着作苏均也是相当感兴趣,估计接下来的时间里苏均就会把这些“社会人类学”的着作认真研读。
或许在边钻研边做“田野”的过程中苏均会写出一本属于提瓦特,应该说属于海只岛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嗯,那时候应该叫做“《西稻妻岛的航海者》”。
苏均认真想了想还确实是有这种可能,不过在此之前他心中又有了两本着作备选。
这两本着作苏均觉得还真是有着某种意义上的契合度,对此苏均不由得仔细想了想,他觉得还是应该把这两本书拿出来认真思考一番。
想着想着苏均走到另一边几番摸索之下找到了那本小说。
是的,那是一本小说谈到反对战争就绕不过去的小说,毕竟它本身就代表着的是俄国文学的巅峰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座翻不过去的高山。
而另外一本则是和《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同样性质的作品,只不过那本书更加出名而已,因为它所研究的那个民族也很“出生”。
对此,苏均看着自己摆在眼前的三本着作,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真是让人难以抉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