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废黜太子妃?反手成为你母后 > 第268章 朕之尊荣

第268章 朕之尊荣 (第2/2页)

然而,康平郡主只是沉默,心中显然并未完全接受章天赐的建议。

待康平郡主离开后,章天赐的心情莫名地好转起来。宫中的仆人们纷纷察觉,却不明其中缘由。

在芙蓉殿内,章天爱听闻自己拥有福泽的传言已传遍宫中,她并未感到惊讶,反而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康平郡主再次前往东宫,而太子已离宫,太子妃也已醒来。

章天爱心中暗自思量,皇上是否也听闻了这些传言?她是否应该主动提及,以观皇上反应?

养心殿内,慕容硕再次见到了良妃派来的使者。他心中不禁暗自嘀咕,那女人竟又派人前来。

使者道出宫中传言,称良妃才是那真正有福之人。慕容硕听后,心中五味杂陈。

良妃身边的人一直认为,是她入宫后,贵妃等人才接连有喜。以往,这福泽常被归功于太子妃,但如今,宫中却都说是良妃的功劳。

良妃显然也未曾料到,身边的人竟会如此大胆地将此事传扬出去。她感到既不好意思又不知所措,才派人前来向慕容硕禀报。

慕容硕听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福泽,岂是别人说出来的?它并非仅凭一张嘴就能定下的。

然而,当他回想起与良妃的相遇,他不得不承认,这女人或许真的有些福泽。否则,她怎会遇到他?又怎会被他看上?

那时,他去寺中祈福,从未想过会遇到一个女子,更未曾想过会与这个女子产生纠葛。而她的身份,原本也并非他所期望的。

但他却对她宠爱有加,对她与众不同。没有福泽,她又怎会遇到他?又怎会被他看上?有他在,她自然便是那有福之人!

他早已说过,太子根本无法与他相提并论。这女人与太子在一起,或许什么也不是;但与他在一起,便截然不同。她天生就该跟着他,他是她的贵人!

想到这里,他转头看向安公公,问道:“你如何看待此事?”

安公公恭敬地答道:“陛下所言极是。”

慕容硕心中不悦,质问道:“此事你为何不与朕说?说那女人有福,倒也是件好事。这样的话,多一些也无妨。都说她是有福之人,那便是有福吧。总比太子妃有福得多。”

安公公见陛下似乎颇为高兴,虽然不明其真正想法,但也明白陛下对良妃的福泽颇为认可。他未敢多言,只是默默点头。

他也觉得,良妃有福,对陛下而言,或许更为妥当。只是太子妃,便显得有些可怜了。但太子妃的可怜,又与他们何干?

“良妃娘娘的确更像那有福之人。”安公公再次附和道。

“嗯,你也如此认为?看来,宫中之人都是这般想法。”慕容硕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安公公再次应声。

慕容硕看了一眼安公公,再看向良妃派来的使者。他吩咐使者回去,告知良妃,他已知晓此事。

“你们主子本就是那有福之人,又何须担忧?”他淡淡地说道。

使者闻言,心中大喜。她家主子有福,这可是皇上金口玉言。她高兴地退下。

安公公见状,轻声对慕容硕道:“陛下看良妃娘娘身边的人,因得陛下这一句夸赞而如此高兴,主要还是因为皇上您的认可。”

“就你知道得多。”慕容硕轻笑一声,不再言语。安公公见陛下难得露出笑容,又迅速恢复了威严的模样。

使者回到章天爱身边,将皇上的话转述给她。章天爱听后,心中暗自欢喜。她认为,这既是自恋,也是事实。

“主子。”李嬷嬷和春梅同时开口。

章天爱望着她们,李嬷嬷继续说道:“连皇上都认为主子是有福之人,主子还担心什么呢?”

春梅连连点头。

章天爱心中更加愉悦:“遇到皇上,才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有时候,不去多想,真的会有这样的感觉。”

她不愿再去回想过去的不快。

李嬷嬷附和道:“主子说得极是!”

春梅也连连称是。

李嬷嬷又小声说道:“有些人遇到贵人,便会越发地好。”

章天爱对此也有所耳闻。春梅却未曾听过,好奇地向李嬷嬷询问。李嬷嬷耐心解释,有些人遇到某些人,会倒霉透顶,做什么都不顺;而有些人,则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缘分。

春梅觉得,这话极像在说她们主子。章天爱也静静地听着。

贤妃宫中,也有人前来探望。贤妃得知章天爱被传为有福之人,心中冷笑不已。她虽未见人,却也听到了些许风声,便派人来恭喜章天爱。

章天爱心中更加明了,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她要行动起来!

她起身离开,前往贤妃宫中。贤妃正在与侄女闲聊,见章天爱前来,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

“你看,你姑母多有眼光。良妃一下就成了有福之人,多好。”贤妃故意说道。

章天爱闻言,心中冷笑。她知道,贤妃这是在故意挑衅。但她并未放在心上,因为她心中已有计较。

她淡淡地回应:“贤妃娘娘说得极是。只是,这福泽究竟是谁的,还未可知呢。”

贤妃闻言,脸色一变。她没想到章天爱竟会如此镇定自若地回应。但她也明白,这宫中之事,往往瞬息万变。她决定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姑姑,良妃真有福泽吗?”少女婉婉轻声问道,眼中满是疑惑。

贤妃轻笑,目光向上,示意道:“那得看上面的人如何想。”婉婉仍旧不解。

贤妃轻拍她的肩头,解释道:“便是皇上之意。”在天子面前,一切都是定论。婉婉的神色这才好转。

与此同时,宫外威远侯府,赵氏满心忧虑,生怕儿子赐儿在东宫之事上受阻。她派人告知赐儿,得到的回复是,赐儿会亲自询问太子殿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