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风云变幻与艰难抉择 (第2/2页)
随后,王大山又组织村里的几个年轻人,腾出一间屋子,按照老郎中说的办法,开始尝试制作党参养生药剂。
“大家仔细着点儿啊,这称量药材可得精准,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王大山在一旁叮嘱着。
“大山哥,这火候咋控制呀,感觉不好把握呢。”
一个年轻人挠着头问道。
“别急,我刚问了老郎中,他说刚开始先用小火慢慢熬,等药材的味儿都出来了,再转中火,咱多试几次就有数了。”
王大山耐心地回答。
经过几天的反复试验,终于做出了第一批党参养生药剂。
王大山拿着药剂去了镇上的卫生院,找到院长说明了情况。
院长看着那药剂,有些怀疑地说:“大山啊,你们这小村子做出来的东西,质量能过关吗?咱这可是给病人用的呀。”
王大山赶忙说:“院长,您放心,我们这都是严格按照老郎中的方子,一步一步精心制作的,而且还做了检测,成分啥的都没问题呢。您要不先试试,要是觉得不行,我们再改进。”
院长听了,便安排人对药剂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各项指标还真都合格。
院长笑着对王大山说:“哟,没想到你们翠谷村还真有这本事啊。这样吧,我们先订一批,看看实际效果,如果好的话,以后可以长期合作呀。”
王大山高兴得连连道谢,回到村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村民们都欢呼起来,可王大山心里明白,这只是暂时缓解了危机,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随着养生药剂的生产逐渐走上正轨,村里又面临着原材料供应的新问题。
因为要保障养生药剂的生产,党参的用量大幅增加,原本的种植规模有些跟不上了。
王大山又把种植户们召集到一起,说:“各位叔伯婶子们,咱现在养生药剂的订单越来越多,党参不够用了呀。咱得想办法扩大种植面积,大家看看有啥好主意没?”
一位种植大户说:“大山啊,这地就这么多,要扩大种植,就得开垦些荒地,可那荒地开垦起来费劲不说,还得花不少时间让土壤肥沃起来呢。”
王大山想了想,说:“叔,我知道这不容易,但咱不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没法完成呀。咱可以组织大家一起去开荒,把村里那些能开垦的边角地都利用起来,然后多施些农家肥,尽快让土壤适合党参生长。”
大家听了,虽然觉得困难重重,但还是纷纷点头表示愿意试试。
于是,王大山带着村民们扛着锄头、铁锹,走向了那些荒地。
“同志们,加把劲儿啊,这党参种好了,咱村的日子就能继续红火下去,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呀!”
王大山一边挥着锄头,一边给大家鼓劲。
在开垦荒地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不少麻烦,有的地里石头太多,有的土壤太干,需要从老远的地方挑水来浇灌。
但王大山始终和大家一起,没有丝毫退缩。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新的党参种植地开垦出来了,撒下了希望的种子,大家都盼望着党参能茁壮成长,让翠谷村继续在这艰难的时局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