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南洋的工业之梦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在前线高歌猛进的同时,位于后方密支那的一家‘新顺福纺织厂’内,积极生产的氛围也同样是热火朝天。
整洁干净的生产车间中,无数戴着口罩,身穿同样的工作制服的纺织女工们并排站在轰隆作响的一台台机器面前,紧张的忙碌着。
随着无数机器的疯狂转动,也伴随着无数女工的辛勤汗水,巨大的流水线车间就如同一只远古怪兽,不断将一筐筐的原棉吞下,接着喷吐出一张张洁白的大幅棉布。
很快,生产出来的棉布就被装在大箱子里,有工人开着类似山猫车的小型车辆,拉着这些沉重的棉布前往隔壁的印染车间。
虽然世界大战还在继续,但是随着盟军的步步紧逼,实际上海上运输线,尤其是白鹰到身毒,接着在身毒通过铁路和史蒂文森公路到达密支那的交通线已经完全通畅。
于是一台又一台最新款的白鹰纺织机械被新顺福纺织厂的老板宦博容买下,运到密支那后,经过一番调试后成功运行起来。
鬼子占领勃固后推行的毁坏农田,改为棉田的政策虽然搞的民不聊生,但阵痛之后,却也让勃固的部分地区变成了真正的棉花原产地。
在通过农药与良种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后,张弛自然没有再折腾一边,把棉田重新变为农田,而是鼓励宦博容这样的南洋本土商人建立棉纺厂,解决南洋所有人的穿衣问题。
在张弛看来,就算南洋本土很热,大家作为文明人也得好好穿衣服啊,不说西装三件套,好歹短裤上衣得穿好啊。
对,说的就是某些习惯不穿衣服的土人。
至于为什么张弛不自己投钱做利润很丰厚的棉纺生意?
他只能说:“我的资金要紧,要把资金放在重工业上边。”
在他看来,南华系企业就是负责扛着整个国家前进的国策集团。
因此他肯定要把自己的资金都用在汽车厂、机床厂、炼钢厂、发电站、造船厂这些要紧的产业上边。
至于棉纺织厂、成衣厂、罐头厂、家具厂这些利润丰厚的轻工业,肯定要借助南洋这些本土富豪的资本去建立,张弛只负责帮他们引进白鹰的新技术与新设备,并在销路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毕竟南洋本地就有数亿的人口,隔壁身毒又是数亿人口,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利润肯定不会低。
你问那为什么过去没有南洋乾人靠这个赚到大钱?
那是因为当初欧罗巴的白人殖民者在的时候,靠着武力,把这里变成了他们的倾销市场嘛。
裁判、运动员都是他们白人,普通乾人商人怎么可能竞争的过他们?
可现在张弛手底下有几十万人枪,数百战机,上千坦克,地地道道的‘千乘之国’,还打跑了鬼子。
这南洋要还是白人的倾销市场,那他张弛不是白来了?
于是在张弛的帮助下,无数类似‘新顺福纺织厂’的企业在勃固的土地上一夜间建立了起来。很多南洋其他地区的乾人甚至拖家带口,躲避着鬼子的抓捕,带着仅有的财产跑到勃固来,就为了再拼一把。
通常来讲,在南洋地区的乾人都是很有冒险精神的,毕竟没有冒险精神的都留在国内了嘛,敢于下南洋的多少都有点赌徒情节。
针对这些敢于舍生忘死跑来开产业的同胞,张弛也不排斥,只是无论是对他们,还是对宦博容这样早就跟他绑在一起的豪商,张弛只有一个要求——听话。
虽然不准备像南棒的朴卡卡与全小将那样把财阀当提款机,随便捞钱。(冷知识,虽然这俩人都是军事独裁者,但南棒的经济就是在他俩在位的时候腾飞的)
但张弛也绝对不允许这些有钱人乱来,打乱他的规划。
毕竟经济发展是需要通盘考虑的,亚洲相对于西方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张弛很清楚,这种情况下要是再搞什么充分竞争,自相残杀,那就真的永无出头之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