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水利工程,丰收之年 (第2/2页)
皇帝对此颇为重视,派了钦差前来调查。
改革取得成效,迎来丰收之年,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年,田野里麦浪金黄,谷穗饱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民们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他们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苏锦绣看着这一片繁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为了确保粮食的储存和销售有序进行,苏锦绣组织建立了规范的粮仓和市场。她制定了严格的粮食质量标准和价格机制,防止奸商囤积居奇,保障了百姓的利益。
同时,她还鼓励农民开展副业,发展养殖和手工艺,增加收入来源。在她的倡导下,许多农户开始养鸡养鸭,编织竹篮、草帽等手工艺品,生活日益富足。
但随着蜀地的繁荣,也引来了一些不法之徒的觊觎。一伙强盗听闻此地富裕,打起了抢劫的主意。他们在夜晚潜入村庄,抢夺财物。
苏锦绣得知后,立即组织侯府的护卫和当地的民兵进行围剿。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强盗被全部擒获,百姓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护。
然而,这件事也让苏锦绣意识到,仅仅依靠武力防御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百姓的自我保护意识。
于是,她在属地设立了法庭,聘请公正严明的官员审理案件。同时,开展普法教育,让百姓了解法律,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就在属地一片祥和之时,朝廷中的局势却变得愈发复杂。一些权贵嫉妒苏锦绣的成就,担心她的影响力过大,对自己构成威胁。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诬陷苏锦绣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皇帝对这些言论半信半疑,决定派亲信大臣前来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