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凯旋而归,皇帝猜忌 (第2/2页)
然而,就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京城传来消息,说萧凌的家人被人陷害入狱。
萧凌心急如焚,但他知道此刻不能分心。他决定加快战争的进程,尽快取得胜利,然后回京救家人。
萧凌的赫赫战功再次引起了皇帝的猜忌,朝廷的局势变得微妙起来。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对萧凌的疑虑不断加深。他一方面认可萧凌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另一方面又担忧萧凌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朝廷中的大臣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的心思,纷纷开始表态。一些嫉妒萧凌的大臣趁机进言,夸大萧凌的威胁,建议皇帝对萧凌加以防范和打压。而一些正直的大臣则为萧凌辩护,认为他忠心耿耿,不应受到无端猜忌。
萧凌在边疆得知了皇帝的猜忌,心中感到无比的委屈和失落。他一心为国家征战,从未有过二心,却换来这样的结果。但他深知,此时不能冲动,必须冷静应对。
苏锦绣在京城中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她四处奔走,试图说服皇帝相信萧凌的忠诚。然而,皇帝此时已经听不进她的话,对她也开始有所疏远。
为了化解危机,苏锦绣决定联合那些支持萧凌的大臣,共同向皇帝进谏。他们收集了萧凌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和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希望能改变皇帝的看法。
但这一举动却激怒了那些想要陷害萧凌的大臣。他们在皇帝面前诬陷苏锦绣等人结党营私,意图干预朝政。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将苏锦绣等人暂时关押。
萧凌在边疆听闻苏锦绣被关押的消息,心急如焚。他不顾将士们的劝阻,决定亲自回京向皇帝解释。
然而,他的这一决定却被敌军知晓。敌军趁萧凌离开之际,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萧凌的军队陷入了困境。
萧凌在回京的途中,遭遇了多次暗杀和伏击。他凭借着出色的武艺和过人的智慧,一次次化险为夷。
终于,萧凌回到了京城。但皇帝却拒绝见他,将他拒之宫门外。
萧凌无奈之下,只能在宫门外长跪不起。他的举动引起了京城百姓的关注,百姓们纷纷为他求情。
皇帝在宫中得知了这一情况,心中有所动摇。但那些奸臣却不断在他耳边煽风点火,让他不要心软。
就在这时,边疆传来急报,说敌军已经突破防线,形势万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