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何以作诗,何以读诗 (第2/2页)
星夜相依情悠悠,四序相伴意绵绵。说的,是他还是她的侍卫时的事。
五载光阴,他与她朝夕相伴,她抚琴给他听,他喜欢画她的样子,她女扮男装出宫玩耍,他总是陪在她身边。
她喜欢他的大眼睛,她喜欢他的少年气,她喜欢他时而笨拙时而聪明,她喜欢他率真勇敢,她喜欢他温柔细心,她曾答应他,她要做他的新娘子。
她们一起走过青春懵懂岁月,情深意长,情意绵绵,美好过,快乐过。
在她的生命里,他是她第一个真正喜欢的男子,至今为止,除了他,她心里再也没有过别人。
伊若兰华君如叶,伊为婵娟君似星,这何尝不是李嬅梦境中出现过的情景,她还可以应和两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这首诗的前五句,写的多好呀,不必用典,不强求押韵,更不在意格律,却独一无二。一字一句,是独属于他与她之间的回忆。
可是,这首诗居然还有后五句。
三生石上,当真没有他与她的名字吗?
她与他之间的那根红线,真的不复存在了吗?
她是个不相信命运的人,可她的确不能装作无知无觉。
秦家之事,她所查到的消息暂时还不全面,不过,有一点她能肯定——他背负的血仇与皇室脱不开干系,与李家脱不开干系。
秦家的覆灭,犹如一把锋利的剪刀,剪刀横在她与他之间,接连不断地剪,再坚韧的红线,再深刻的感情,又能坚持住几日?
他无心丹青,他无心衣冠,他也曾为她们的感情挣扎过吗?
暮秋夜雨蝶双飞,梦醒春逝孤魄寒。他也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只能是一场梦吗?他写孤魄寒,分隔两地,他经历了多少磨难?逃亡的路上,他受了多少伤?
“甘棠,我要见那个画师,你转告古俊生,我要见那个画师。”
李嬅将信纸放在胸口,双手环抱着,神情无助极了,甘棠蹲在李嬅身边,用手帕为李嬅拭泪。
甘棠问:“殿下,姓江的找来姓木的画师,肯定别有用心,你真的要见他吗?你见了画师,姓江的会不会又想谈条件?”
“别人怎会写出这样的诗,诗只能是秦子城写的。不管了,甘棠,我要见那个画师,不管他是不是阿城的友人,不管他从哪儿弄来这首诗,我都要见他。”李嬅双目哭得猩红,急切地说。
“今日就见吗?”甘棠问。
李嬅颔首,“今日见,今日就见。”
“婢子明白了,婢子这就去转告古总管,让他准备。”李嬅的情绪感染了甘棠,甘棠憋着泪为李嬅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