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我就这样死吗? (第2/2页)
然而,咸丰皇帝丝毫不为所动,只是轻轻一挥衣袖,斩钉截铁地说道:“哼!休要拿这旧谱来糊弄朕。就算它上面标错了又如何?朕说是对的那便是对的!谁也休想反驳!”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霸气,直震得在场众人皆是噤若寒蝉,大气儿也不敢多出一口。而此时的咸丰皇帝,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强大气场,那气势之盛,简直比戏里那些威风凛凛的皇帝还要更胜一筹呢!
在其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这位仁兄心中仍旧无法割舍对于戏曲的热爱与执着。哪怕病魔缠身,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只要病情稍有起色,便迫不及待地传下旨意要求看戏。于是乎,自初一至十五这段时间内,他强忍着病痛折磨,拖着那副病怏怏且无比虚弱的身躯,居然硬生生地连续听了整整十一天的戏。这般行径,简直比当下那些狂热追剧者还要更为疯狂和痴迷啊!
一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他始终深深地沉醉于戏曲所营造出的美妙世界当中,真可谓是“至死不改声色之好”。如此程度的痴迷,已然将其塑造成了戏曲领域的“超级铁杆粉丝”,并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然而,他这种对戏曲如痴如醉的癫狂之举,却着实让整个清王朝遭受了巨大的磨难和困苦,致使国家一步步深陷更为严重的危机泥沼而难以自拔。
对于他这样一位帝王,后世众人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有一部分人认为他纯粹就是个昏庸无能、毫无作为的皇帝;而另一些人则觉得他不过是个被残酷命运肆意摆弄和戏弄的可怜之人罢了。可是无论如何争辩,他沉溺于戏曲进而荒废朝政这一不争的事实终究是无法更改的。瞧瞧这位皇帝当得哟,简直可以说是“戏比天大”,最终竟然把自己的国家都给活生生地“唱没”啦!
咸丰皇帝呀,这位老兄刚登上皇位没多长时间呢,居然就和鸦片产生了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联系。更为奇葩的是,他竟然还别出心裁地给鸦片起了一个听起来特别洋气的名称——“益寿如意膏”!听听这名字,仿佛是什么能让人延年益寿、心想事成的灵丹妙药一般,但实际上呢,它不过是毒品的一种委婉说法罢了。
要知道,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鸦片简直就是社会的一大毒瘤。无论是贫苦百姓,还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达官显贵们,只要一不小心沾染上了这个玩意儿,那就如同掉进了无底的黑洞,永远也无法翻身了。这些人会逐渐变得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着纸醉金迷、浑浑噩噩的生活。他们完全抛弃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变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
而咱们大清朝的祖宗家法可是明明白白地规定,严禁任何人吸食鸦片。就连道光皇帝在位的时候,对于鸦片也是恨之入骨,想尽办法想要将其彻底铲除。只可惜,尽管有这样严格的禁令存在,却依然阻挡不了鸦片泛滥成灾的趋势,最终导致整个国家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
且说这咸丰帝,本应肩负国家社稷之重任,却不知怎的,竟自甘堕落至如此地步——公然违背祖宗法制,私下里悄悄地吸食起了那令人谈之色变的鸦片。朝中诸位大臣见状,皆是心急如焚,纷纷挺身而出,苦口婆心地对其加以规劝阻拦。然而,这咸丰帝就好似那耳旁风一般,将大臣们的良言相劝统统当作了过眼云烟,依旧我行我素,继续沉溺于鸦片所带来的虚幻快感之中。不仅如此,他甚至还为自己这般荒唐行径编造出诸多荒诞不经的借口来。什么“益寿如意膏”啦,又是什么“紫霞膏”啦,名字倒是听起来颇为玄妙,仿佛是什么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但实际上呢?不过是那毒品精心披上的一层华丽伪装罢了!
要说这咸丰皇帝啊,当真是做出了四桩足以要人性命之事。其一便是酗酒无度,整日沉醉于美酒佳酿之中;其二乃是痴迷戏曲,常常流连于戏园子内,对朝政大事不闻不问;其三则是放纵欲望,贪恋女色,夜夜笙歌;最后一桩嘛,自然就是那不可饶恕的吸食鸦片之举了。这四件事情,无论哪一件单独拎出来都足以让人元气大伤、寿命缩减,而这位昏庸无道的咸丰皇帝可好,竟是将这四件要命之事一块儿给做全了。如此一来,岂不是如同给自己按下了生命终结的快进键,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而去吗?真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咸丰皇帝这位悲催的老兄,被疾病折磨得已然是无药可医、回天乏力啦!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生命之火逐渐熄灭,仿佛随时都会咽下最后一口气,彻底告别这个世界。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他便一命呜呼,去见阎王爷咯。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在他离世后的短短两年时间里,那位曾经搅动风云的洪秀全竟然也步其后尘,追随他而去,真可谓是前脚接着后脚,一个接一个地下线喽。
我就这样死去吗?那我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这万里江山究竟要交付于何人之手呢?咸丰皇帝满心忧虑地在寝宫之中来回踱步,口中一遍又一遍喃喃自问着这个令他倍感纠结与不安的问题。
毋庸置疑,皇位自然应当传予自己膝下唯一的爱子——载淳。然而,此时的载淳年仅 6 岁,尚处于懵懂无知的孩童时期,显然无法独立执掌朝政大权。如此一来,由谁来辅佐年幼的新帝治理国家便成了当务之急。
就在这时,一个个身影接连不断地浮现在咸丰皇帝的脑海当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恭亲王,毕竟他乃是载淳的亲叔叔,论血缘关系可谓十分亲近。而且以恭亲王的才能和威望,想必能够承担起辅政之重任吧?想到此处,咸丰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可正当他暗自思忖之时,另一个名字却如同闪电般划过心间,令其心头猛地一震,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那个名字便是多尔衮!遥想当年顺治帝即位时年纪尚幼,正是由于多尔衮的强势摄政,使得顺治帝在位期间受尽了窝囊之气,处处受制于人。倘若如今再重蹈覆辙,将幼子托付于他人手中,难保不会再次出现类似的局面。这般思量过后,咸丰皇帝不禁连连摇头,暗道:“此计万万不可行!”
第二个被考虑的人选便是肃顺。此人确实不错,一直以来都对我忠心不二,若能让其辅佐年幼的新君,想必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然而就在这时,另一个人的身影却突然浮现在咸丰皇帝的脑海之中——那便是鳌拜!想当年康熙帝尚且年幼之时,鳌拜可是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权倾朝野,如此人物怎能放心将幼子托付于他?于是,咸丰皇帝很快便打消了让肃顺辅政的念头。
接下来,咸丰皇帝又想到了孩子的亲生母亲,懿贵妃。此女子对于朝政之事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浓厚兴趣,甚至比自己还要热衷于此。若是由她来协助幼子治理国家,或许真能将这天下打理得井井有条。但与此同时,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也曾如懿贵妃这般对权力充满渴望,并最终掌握了大权,导致汉室江山险些易主。想到此处,咸丰皇帝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就这样,咸丰皇帝一边思考着这些问题,一边因病情愈发沉重而意识逐渐模糊起来。终于,他再次昏迷了过去,而且这一次昏迷持续了很久很久……看来,关于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之事,这位病入膏肓的皇帝依然未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