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两个强盗和两个帮凶 (第2/2页)
于是,叶明琛硬气地说:“不用给我十天时间,我十秒就能做出决定,概不答应!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叶明琛可不是吃素的!
此时的叶明琛,那简直是“自信满满”到了极点,他瞅着英法联军没啥动静,心里就琢磨:“哼,这些洋鬼子肯定是黔驴技穷了,现在就想求和呢!”他这么一想,还特地上奏了7000多字给咸丰皇帝上了个奏折,那奏折写得,简直就是一部“洋鬼子求和记”。
他说:“皇上啊,您看这英夷,现在是真的没辙了,就想着通商求和呢!”咸丰皇帝一看,心里那个乐啊,心想:“朕的大臣就是厉害,能把洋鬼子治得服服帖帖的!”于是,他下旨给叶明琛,大意就是说:“你小子干得不错,既然洋鬼子想求和,那就跟他们谈谈吧,把进城、赔货、换条约这些事儿都给他们断了,咱们来个一劳永逸!”
可这俩人呢,完全是活在梦里啊!到了12月28号清晨,英法联军那是说干就干,20艘军舰就像一群饿狼,嗖嗖地就抵近了广州城下。接着,那炮弹就像雨点一样,对着两广总督官府就是一顿猛轰。
清军士兵们一看这架势,那吓得是屁滚尿流,逃窜得一空,整个战场那是乱作一团。叶明琛呢,估计这时候还在府里做着“一劳永逸”的美梦呢,结果一睁眼,发现自个儿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那滋味,别提多“酸爽”了!
第二天,广州城就那么“嗖”地一下沦陷了,叶明琛也被俘了,被押到了英国军舰上。你瞧他,淡定得跟没事儿人一样,顶戴花翎、补服纱褂,打扮得跟上朝似的,全套礼服就这么穿上了船。
登上英国船后,随从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大人,要不您投海自尽吧,保个全尸也好。”叶明琛呢,装得跟没看见一样,心里还琢磨着:“哼,我为什么要死?我上了这英国船,那是有原因的。我估摸着英国人肯定得把我送到英国去,我呢,正好见见那英国王。听说那娘们(指英国女王)挺懂道理的,我得跟她当面论论理。打架我打不过你,但说理?你能说得过我吗?我可是两榜进士出身,岭南最有学问的人!我说死你,你信不信?”
可惜啊,叶总督这如意算盘打错了。英国人压根儿没把他拉到伦敦,而是直接给带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找了个小楼儿就把他给关起来了。叶明琛一看,心里那个郁闷啊:“哎,我这见不到英国国王了啊!”
等带去的粮食都吃光了,叶明琛心说:“得了,我也不吃了,我学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结果呢,就这么活活把自己给饿死了。后人呢,就给他送了个外号,叫“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其实最后还是死了)、不降、不走。这外号听起来是贬低他,但你想啊,叶明琛可是南中国最有学问的人之一,堂堂两榜进士出身,他都有这样的想法,可见当时中国跟外面的世界脱节得有多严重,简直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极致了!
广州一失陷,英法联军可没打算自己亲自上阵统治,他们心想:“咱们可是文明人,不玩儿那直接管人的粗活儿。”于是呢,他们就让广州将军来组了个“傀儡政府”,就像是找了个“代理cEo”。
英法联军对广州将军说:“你呢,还继续管你的广州,但是得听我们的指挥,咱们说你往东,你可不能往西。”广州将军心里那个苦啊,但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那这些外国人干啥去了呢?他们可没闲着,而是像一群探险家一样,北上天津去了。他们心里那个美啊,心想:“广州已经搞定,接下来咱们得去天津逛逛,看看这把得搞个大的了。”于是,他们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留下广州的“傀儡政府”在那儿继续“代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