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导火索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清的故事!
大清官场,本是个悠悠转转、不紧不慢的大磨盘,官员们悠哉游哉,好不惬意。可突然之间,一场科场案如同晴天霹雳,炸得官场是人仰马翻,那场面,简直比戏园子里的变脸还快!
这科场案一闹,官场立马来了个大洗牌,就像是打麻将换了桌,新牌友上阵,风气那是焕然一新。官员们一个个都变得谨小慎微,生怕自己成了下一个“出千”被抓的。老百姓们一看,嘿,这朝廷终于有点动静了,国家这艘摇摇欲坠的大船,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的灯塔。
可惜啊,这希望还没亮堂多久,西方列强就急着来凑热闹了。咸丰皇帝正坐在龙椅上,琢磨着怎么让这国家缓口气呢,结果,“哐当”一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门就这么被踢开了。
要说这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啥会爆发,咱们得把时间轴拨回到咸丰四年,也就是公元一八五四年。那时候,咸丰皇帝可能正喝着茶,哼着小曲儿,想着怎么治理好这偌大的江山呢。结果,西方列强那边,估计是觉得大清这块蛋糕太诱人了,或者是看他们最近有点“皮痒”,总之,就是找上门来,非要跟大清“切磋切磋”不可。
这哪是切磋啊,简直就是单方面的“揍你一顿”大赛!咸丰皇帝心里那个苦啊,心想:“我刚想把国家整顿整顿,你们就来添乱,这不是存心不让我好过嘛!”可没办法,弱国无外交,只能硬着头皮上,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场了。
一八五四年那会儿,英国佬可机灵了,他们翻出了中美望夏条约,说:“嘿,你看,这条约上写着呢,12年期满咱们可以聊聊修约的事儿。”接着,他们又掏出中英虎门条约,指着最惠国待遇那条说:“还有这个,咱们也得好好说道说道,得改改中英南京条约,让我们多捞点好处。”
法国和美国一看,英国佬这是要搞事情啊,心里也痒痒的。他们心想:“当年条约里不是说了嘛,一体均沾,大清给英国的好处,我们也得有份儿。”于是,他们也凑热闹,纷纷要求跟大清修约。
咸丰皇帝一听,鼻子都气歪了。他心想:“你们这些蛮夷小国,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当年我一不留神,让你们赢了一仗,你们现在还来劲了?想修约?门儿都没有!”于是,他一概拒绝,那态度,就像是在说:“哼,别以为我清朝是好欺负的,天朝上国可不是浪得虚名!”
可是呢,这些列强可不死心。他们就像一群馋猫,闻着腥味儿就不肯走。咸丰皇帝拒绝了一次,他们就再来一次,一直找机会强迫清政府妥协。他们心想:“哼,你清朝不答应?那我们就磨着你,看你能撑多久!”
就这样,列强们像一群赖皮鬼一样,缠着清朝不放。咸丰皇帝呢,虽然心里烦得要命,但也得硬着头皮应对。这场修约的风波,就像是一场拉锯战,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只不过,这热闹可不是清朝想要的,他们只希望能赶紧把这些蛮夷小国打发走,好让他们清静清静。
一八五六年,那可是个热闹的年份。清朝跟美国的望夏条约,满打满算12年到期了,就像是个租约到期,房东和租客得坐下来聊聊续租的事儿。不过这次,美国可不是一个人来的,他拉着英法两个“铁哥们”一起,气势汹汹地找到了清朝,说:“嘿,咱们那条约得改改,得给我们更多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