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人情冷暖,果树苗圃定植 (第2/2页)
李居安眼前一亮。他去年采山得到椴树雪蜜,那可是卖了不少钱。若是果树林能增加一个养蜂的小型养蜂场,可以给自家果树授粉,增加座果率。多出的蜂蜜卖给南方客商也是个收入。
谁会嫌收入低,能多加利润自然要多加利润。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呐。
大爷和二大爷走过来的时候,刚好听见李居安在和两个小工商量苹果树苗圃怎么经营。
“引流得挖渠,也得有排水,还得更换支撑杆,防止树倒,防治病虫害。”
经营果树苗圃,除了引流灌溉,排水系统也很重要。果园应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和根腐病等问题。所以李居安决定采用明沟排水,这比暗管排水更省时省力。
张卫家里有人是农药厂的,适当的农药可以对病虫害防治。新植苗木还得按照“前促后控”进行管理。根据果树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进行及时灌溉和追肥。
大爷和二大爷本来打算过来瞧李居安是怎么盖房。他们就不信了,这块谁都不要的旱地,李居安还能把这块地倒腾出什么花样来。结果他们看见漂亮的小高楼,还有满眼刚定植好的苹果树,眼睛都瞪直了。
兴安岭很合适苹果树,能够抵抗零下40℃的霜冻,适合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二大爷心里酸溜溜的,说道:“李居安忙着呢啊。”
李居安一瞧两位大爷来了,用裹在脖颈的毛巾抹了把脸,跑过来笑着喊道:“大爷,二大爷,进屋坐坐呗。妈在里头沏了茶。”
两位大爷看了看他,发现这半大小子几个月来确实不一样了,虽然外貌看起来没什么改变,但气质上浑身透出一股精气神,瞧着利落了很多。
两人点点头,跟着李居安进了小楼。这一进小楼,水磨地面把两位大爷看得都浑身不自在,他们脚底落了泥,那么干净的地板叫他们犹豫着不敢踩。
母亲宋兰花砌了花茶,喊来李晓赶紧拿来一袋花生米,请大爷和二大爷坐坐。
二大爷瞅着刚打出来木椅子,看着做工啧啧称奇,揣着手说道:“这木工活儿做得挺巧的,花了不少钱吧。老张那木工铺门口排队的全是人,那一条街看过去,都是农村找他打木柜子,木椅子的人啊。”
李居安说道:“没花钱,林家的小儿子帮我打的。”
这么巧的木椅子,和地灯,做得还很时髦,没花钱这件事大爷是不信。大爷问他:“咋就没花钱了?没花钱,人家凭啥给你做啊。”
母亲宋兰花一边织着毛线衣,一边乐呵呵说道:“都是乡里乡亲的。林家那孩子我瞅着就喜欢,他爱吃鱼,多教他蒸鱼块也是应该的。那孩子吃了蒸鱼块就特别勤快,就爱打些木工送过来,他自个说是练练手艺,但我瞧着做的细致的很。”
大爷的脸色很精彩。他在城里住久了,好久没感受到乡里屯里的人情暖意,什么都用钱衡量。他这么一琢磨,心里也回过味儿来,直点头说道:“林家那孩子是个好样的。”